青史盡成灰 作品

第561章 葬我於大海

    ……

    創立一門學說,比建立一個王朝還要困難多了,除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外,還要自身的品行能力。

    只有一切結合起來,恰到好處,才能真正風行天下。

    把心學放在歷史長河來看,正是成化之後,風氣開化,弘治以來,商賈繁榮,原來的戶籍制度,地域隔閡,士農工商劃分……都受到了強烈衝擊,傳統以約束人們思想為宗旨的理學越來越不合時宜。

    在這個關頭,陽明公推陳出新,舉起了心學大旗,撕開了腐朽的理學桎梏……人們不必沉醉在虛無縹緲的天理綱常上,而應該關注自己的內心,遵從人慾,關心身邊的東西。為善去惡……

    到了這一步,陽明公順應潮流,自成一家,已經比肩孔孟,堪稱當世聖賢。

    而到了晚年的時候,他親赴兗州講學,把民本主張,往前推了一大步。如果說在此之前,包括儒家在內,所有的學問,都是以服務帝王為目標,所謂致君堯舜,是站在統治者角度思考問題。

    那麼經過了王陽明的講學,加上之後不斷發展,學問研究,已經變成了服務百姓。

    如此驚天劇變,當然不只是陽明公的功勞,相反,王嶽做得更多,但是卻不可否認,王陽明功在千古!

    如果僅僅是如此,陽明公最多也就是孔孟的程度吧!

    不過就在王嶽的抽屜裡,還躺著一封陽明公給他的長信,上面寫的內容,才是讓王嶽非常吃驚的。

    “陽明公居然說,說……心學可用則用,能改則改,若是不合時宜,自當捨棄。不必拘泥門戶之見,社稷江山,蒼生百姓,國富民強,遠勝心學萬倍,守仁一生功過,更是無足輕重。”

    看完這些內容,朱厚熜嘴巴張得老大。

    以王陽明的心胸,看開福禍榮辱,並不稀奇,就算看淡生死,也在情理之中……唯獨這一點讓他想不通,陽明公怎麼會告訴王嶽,可以廢掉心學呢?

    這可是他的心血所在,畢生思考總結,凝成一個個文字,好容易傳流天下,得到萬眾敬仰,門徒無數,弟子遍佈天下。

    心學之盛,王陽明名氣之大,簡直讓朱厚熜都嫉妒。

    這又是為什麼啊?

    “陛下,其實這些年,我跟陽明公就探討過,心學強調心外無物,後來又偏重民生。但是隨著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工廠遍地,商賈繁榮。陽明公多次跟我講,現在早已不是士農工商,四民安居樂業,天下太平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人性之惡,不斷放大,若僅僅是從心出發,會出現太多的弊病。而光是百姓日用即道,又太空泛,難以落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