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 作品

第493章 行宮著火了

    ()        剝皮的待遇曾鴻並沒有享受到……因為包括凌遲、五馬分屍、腰斬等等在內的殘忍刑罰,已經被徹底取消了,甚至連株連九族也被禁止。

    這是王嶽的老泰山,孫交等人的功勞。

    他們負責替大明重修法度……這是個非常漫長的系統化工程。

    在承德,聚集了大明最頂尖兒的一批學者,不光有心學鴻儒,也有理學名士,還有許多致仕官員,他們在一起討論,針對最新形成的觀點,也會毫不猶豫吸收進去。

    比如在他們看來,大明皇帝就是華夏的代表,是整個民族的象徵……這一點是在北趕元朝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

    大明皇帝具有無上權柄,所有官吏、士卒、百姓,都要無條件效忠皇帝,以皇帝旨意,作為最高準則……

    毫無疑問,這一表述把朱皇帝的位置提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讓組好處十分滿意,欣然接受了孫交等人的工作成果。

    只是聰慧如朱厚熜,也沒有注意到,在這個表述當中,拿掉了天子稱呼,也去除了君權神授的部分。

    皇帝不是靠著老天之子的神聖身份來治理天下,而是在於北趕元朝,恢復華夏,在於這一場偉大的鬥爭。

    說到底,是百姓擁護支持的結果。

    這種悄然之間的變化,在朱厚熜任內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哪怕他的兒子,也未必管用,甚至只會強化皇權。

    但是早晚有一天,這個安排會發揮作用,畢竟皇權是百姓授予的,百姓能給,也能剝奪!

    早晚有一天,至高無上的皇權會瓦解。

    不過貿然摧毀皇權,卻是完全沒有道理的,甚至想通過各種手段,盲目扶持商賈,把皇宮辦成農家樂,以此來解構皇權,都是沒必要的,甚至會適得其反。

    畢竟在劇烈的變革過程中,一個強大的核心,有著無與倫比的價值。

    比如當下,雖然朱厚熜沒有同意將曾鴻等人剝皮,但是卻把淮安府當做了典型,明發天下。

    作為一個地方衙門,淮安府的種種問題,都非常嚴重……其一,田地丁口嚴重流失,致使田賦徭役落到了少數百姓頭上,造成他們的生活極度窘迫。

    再有就是貪墨橫行,大官大貪,小吏小貪,從上到下,無人不貪。

    各種大事,包括賑濟災民、修築淮河大堤,疏通運河……全都亂七八糟,一堆爛賬,朝廷交辦的事情,到了地方衙門,就成了他們發財的良機。

    這些情況絕不只是一個淮安,也不是靠著一個秦本昌就能解決問題。

    案子還在查,貪官汙吏還在處置……真正重要的是朱厚熜在針對這個案子的總結當中,提出了幾條改革意見。

    第一,要加強地方官吏建設,嚴厲約束地方官員,採用考試製度,廣泛從民間選取人才。不管是農民,還是商賈,只要通過考試,並且願意遵守法度,為民辦事,就可以進入官場,成為一名吃皇糧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