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 作品

第449章 開學第一課

    張孚敬笑容不減,“桂天官,咱們不妨好好談談,大明的選官,大約是四種方式……第一呢,就是學校,然後才是科舉,還有恩蔭,舉薦……首先說,恩蔭官這一塊,我是不贊成的,我的三個兒子,也不許他們靠著恩蔭入仕。”

    張孚敬笑呵呵道:“若是因為投胎好,就能直接入仕,什麼都不懂,就肩負重擔,治理天下……這是不負責任的。我以為若是恩蔭,只可以準其入學,能不能學出來,還要看自己的本事。”

    桂萼點頭,“正是如此,元輔也知道,國子監就有許多官宦子弟讀書啊!”

    張孚敬點頭,“沒錯,將恩蔭歸入學校,這是第一步……下面就是學校這一塊了。說實話,國子監已經遠遠不能和國初的時候相提並論了,甚至說整個官學,都已經崩潰了,桂天官以為然否?”

    桂萼遲疑了片刻,也沒法否認,頷首贊同。

    國初的時候,老朱鐵腕治國,各地賢才紛紛送入國子監就讀。

    而老朱也是不吝官職。

    歷次興起大獄,除掉貪官汙吏之後,就果斷啟用監生,補充缺口。

    那時候監生直接為一方父母官,比比皆是,甚至布政使,侍郎,尚書一級,也不乏監生的身影。

    但隨著時間推移,尤其是老朱駕崩之後,恩蔭越來越多,監生群體質量不行,而科舉又不斷興盛,各地的賢才也不願意千里迢迢,進京讀書……本身國子監的師資力量也不行了……種種原因疊加,昔日的主要入仕途徑,已經淪為了雜流,處境異常尷尬。

    “桂天官,我是有心重整國子監的,科舉一家獨大,確實不是什麼好事情。讀一樣的書,做一樣的八股文章,入仕之後,又是一樣的為官方式,遇到了難題,又是一樣束手無策……唉,要說科舉誤國,恐怕過了,可若是不該,怕是真的不行啊!”

    桂萼耐心聽著張璁的話,頻頻點頭,卻又搖頭。

    “元輔之言,我是贊同的。可弄出個西山學堂,就能算是改革嗎?容我說一句不客氣的,撫遠伯固然是國之重臣,但是他也不能保證,自己門下出來的,都是人才吧?萬一有人以西山學堂為終南捷徑,擾亂了國家取士的大事,又該如何?”

    提到了師父,張孚敬面色略微凝重了一些。

    “桂天官,人才與否,不是誰能說了算的。我倒是有個想法,科舉取士的精髓在於考試……通過了考試,才能為官,通不過一切都是空的。”

    桂萼眉頭緊皺,不解道:“元輔,莫非說,要再增加個科舉不成?”

    “哪能啊!”

    張璁朗聲大笑,“科舉何等重要,那是國朝掄才大典,哪有隨便更動的道理!我是這麼想的,另外由吏部牽頭,弄出一套官吏入門考試辦法來。只要通過了考試,就可以到各個衙門,當個書吏文案之類的小吏。這還只是個資格罷了,能不能順利錄用,還要看地方衙門的再次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