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 作品

第43章 倒黴的禮部

    王陽明和喬宇,針鋒相對,這倆人一個吏部尚書,一個兵部尚書,一個歷經四朝的老臣,一個當世鴻儒。

    堪稱大明辯論賽的巔峰陣容,就連王嶽都忍不住側耳傾聽,不敢錯過一個字。

    他們共同提到了一個人,那就是宋英宗的父親,濮王趙允讓。

    拜某評價不高的七十集裹腳布電視劇恩賜,應該有不少人對宋仁宗有了點印象。這位皇帝當真是軟了一輩子,任憑大臣口水洗臉,都能無動於衷。

    文臣送給了他“仁宗”的無上美稱,儘管在他治下,西夏自立,接連打敗仗,儘管他叫停了慶曆新政,放棄了變法革新的機會,儘管他坐視自己的愛將,被人稀裡糊塗害死,儘管……反正只要順著文官的意思,不管有多少失誤,都是可以原諒的,都是好皇帝,邏輯強大到無話可說。

    不過在仁宗死後,他尊重,愛護,順從的臣子們,卻表現得十分腰間盤。

    仁宗的軟不止體現在國政上,連家事也是如此,努力了多年,不是沒生出兒子,就是生出來的孩子早夭。

    皇帝無子,不得不從宗室當中,抱養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趙允讓的十三子,也就是後來的宋英宗。

    按理說,仁宗把皇位都讓出來了,趙宗實應該感恩戴德才對。可這位登基之後,就堅持要尊自己的生父趙允讓為皇考,把仁宗這個便宜爹扔在了一邊。

    更加讓趙禎想要從棺材裡爬出來的則是他的大臣們。比如那位文壇領袖歐陽修,此老的儒學功力不容置疑,但是他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支持英宗的主張,稱趙允讓為皇考。

    韓琦等宰執重臣,也都是這個觀點。

    並且用盡手段,甚至不惜灌醉曹太后,騙來了太后手諭。

    最終結果不出意外,自然是皇帝如願以償,只不過宋英宗做皇帝時間不長,還來不及給趙允讓上皇帝尊號,因此這位依舊是濮王,有關他的身份之爭,也就成了濮議之爭。

    王嶽最近惡補歷史,鑽研典章制度,也算有了點心得體會。

    對比濮議之爭,朱厚熜這次的舉動,當真有許多相似之處。

    都是先皇駕崩,繼任天子要處理和親生父親的關係。

    兩位天子的選擇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一定要尊生父為皇考——親爹!

    偏偏朝臣又都分成了兩派,彼此爭論不休。有人支持皇考,有人支持皇叔考,互不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