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棠即墨秋 作品

1067:一坑再坑(下)


                 退下,讓朕來少年意氣1067:一坑再坑【求月票】賀信注意到他的異樣,儘管有些不仗義,但看祈元良吃癟是真的讓人心情愉悅啊。

  他一臉真誠地表示關心。

  “元良可是想到了什麼?”

  或者說,又想到了哪個冤家給使絆子?

  以賀信對祈善的瞭解,這廝得罪什麼牛鬼蛇神都不讓人意外,他安分守己不去得罪人才叫破天荒。看祈善的反應,多半是鎖定目標了。賀信眼底泛起了興趣,崔孝這位正經仇家卻生不出一點兒幸災樂禍。樂意看祈善吃癟甚至受難,不代表他想看康國受損。

  “那人是誰?”

  崔孝這四個字隱含殺意。

  祈善卻是輕輕搖頭:“並無頭緒。”

  他停頓只是因為意識到自己潛意識的狂傲,在這個文士之道能力詭譎多變的時代,自己的能力並非獨一無二。別的不說,似欒公義這種便能複製【妙手丹青】,輕而易舉做出以假亂真的偽裝,再者敵人佈局也不算天衣無縫,偽造的軍令固然能瞞天過海,但真正讓此局順利進展的卻是康國的軍制缺陷。這一缺陷還普遍存在於其他國家和軍閥勢力。

  士兵往往只認識自己的長官。

  普通武卒聽命於伍長,伍長聽命於什長,什長認百夫長。上面下了一道軍令,往往是一級一級往下傳遞。百夫長告訴什長,由什長通知伍長,最後是伍長召集普通武卒。

  哪怕上頭去造反,武卒多半也不知道自己在幹九族消消樂的事兒,只知道去哪裡打仗殺人。武卒就算意識到什麼,也不可能越過伍長找什長或者百夫長詢問。敵人借用這一點特性,設下的殺局便有了極大的成功幾率。

  不從根本解決問題,同一個坑再摔一跤也不是不可能——招不怕老用好就行,一招用好足以定敵。他道:“雖說沒有頭緒,但也能肯定不是吳昭德帳下謀士出的主意。”

  上戰場反應更不靈光的欒信也有看法。

  “……既不是完全有利於高國,也沒有完全對上南下死手,倒像是中立的,看雙方損失更大。”若高國情報靈通至此,足以給上南沉重一擊,而不是簡單拖延雲策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