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棠即墨秋 作品

365:流民草寇票】


  信函傳閱一遍。

  眾人腦中萌生了同一個念頭。

  或許、大概、可能……沈君真是傻的?

  哪有讓別人替自己守家的?

  也不怕自個兒一回來,家沒了?

  這種念頭在肚子裡滾了幾圈,精明宛若老狐狸的文心文士已經想到了不對勁的地方。這會兒,這些文心文士也不談什麼立場派系利益了,各自發表了不同意見。

  意見一,沈君坦蕩君子,世間罕見。

  意見二,沈君大奸似憨,不得不防。

  第一種意見以對沈棠有好感的天海士族出身的文心文士為主,不說別的,沈棠祖傳的靈酒確實有用,助益良多,再加上沈君不計前嫌襄助天海走出疫病陰雲,他們更傾向沈棠是貨真價實的君子,咱們不該以狹隘思想揣測人家的坦蕩,這樣反而落了下乘。

  說得再明白一些,不能因為自己心黑,所以看誰都心黑,特地內涵一下秦禮。

  因為秦禮就是第二種的意見。

  但跟他同樣想法的人並不多。

  秦禮:“……”

  秦公肅真正無語了。

  為什麼這些人會相信世上真有君子?

  沈幼梨若是名士,秦禮相信人家是真君子,但人家是一個小勢力的頭頭,一年不到時間讓河尹脫胎換骨的狠人,沒點兒雷霆手腕能站穩腳跟,還將河尹殺成一言堂?

  即便支持他的人不多,秦禮還是要說說自己的看法:“主公,這是個陽謀!”

  陰謀是暗搓搓地搞事情,多一顆心眼還是能防的;但陽謀卻是因勢利導、光明正大地算計,難躲,甚至躲不開,只能正面接招拆招。如今的吳賢便陷入這種局面。

  吳賢看著帳下僚屬各持不同意見,面上不動聲色,也未偏向哪一方:“陽謀?”

  “主公與沈君對外是‘棠棣之交’……”

  秦禮說出那四個字的時候,吳賢略微有一點點心虛,三人成虎真是害死人啊,原本假的東西被傳來傳去,也營銷成真的了,連他本人聽到都要愣上一愣,含糊以對。

  “沈弟確實待吾如長兄……”

  大概,沈幼梨也這麼想的。

  秦禮驀地正了正臉色,道:“主公此言差矣!主公不妨想想,沈君此番為何出戰?是為驅逐賊寇、是為解救飽受賊寇之苦的無辜庶民,人家佔著‘大仁大義’四字。”

  各種意義上的“佔著大義”。

  吳賢一心二用,險些被自己逗笑。

  耳畔又緊跟著傳來秦禮義正詞嚴、鏗鏘有力的聲音,將吳賢說得神色凝重。

  “師出有名,方能‘揚旆分麾,風行電掃’,沈君佔盡‘人和’。世人皆知其高潔品行,且對主公這位‘兄長’敬佩信任。此番情形,主公若幫了這忙,一旦河尹郡生出變故——諸如流民草寇聚眾襲擊,河尹郡能失守嗎?”

  這問題一刀見血,切中要害。

  答案就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

  這種情況下只能死守。

  倒貼糧草、人馬、軍需也要死守!

  而且還是不計一切代價死守。

  不然的話,世人只會以為吳賢是假君子、真小人,故意出工不出力。人家沈君這般信任你,你居然故意丟了沈君的老巢。說,這是不是你內心暗搓搓期盼的?

  哪怕吳賢真盡力了,質疑也不會少。

  這封信函在秦禮看來就是一記極其惡毒又讓人無法招架的陽謀,將人架起來烤。不禁讓秦禮想起“惡謀”祈善用過的文心言靈。

  【危在吾身,即施於人,故——吾危則人危,人慾不危,需施援手解吾之困。】

  仔細琢磨,是不是異曲同工地缺德?

  秦禮暗中後槽牙都要磨起來了。

  呵呵,“惡謀”果然不可能從良的。

  遠在河尹的祈善膝蓋狠狠中了一箭。

  吳賢沉吟了會兒。

  不得不承認,秦禮的陰謀論完全說得通。用這邏輯來看,這確實是個陽謀。

  但是——

  人沈幼梨的個人形象實在是太好了。

  吳賢心中打起了小鼓,在兩種聲音來回橫跳。這時,跟秦禮持反對意見的幕僚跳出來發言。人家不搞陰謀論這一套,他就問了一個很樸素的問題:“假使沈君真有這種打算,試問有誰敢拿身家性命做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