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中亞諸國犯邊

  很多高昌回鶻的商人到大宋來購買需要的生產生活物資,精美的瓷器、布匹、鐵器和日用品,然後長途運輸到高昌回鶻,甚至往西到喀喇漢國、塞爾柱帝國、花刺子模等地進行販賣,獲取了高額的利潤,生意做得如火如荼。

  而大宋也通過高昌回鶻在中亞買到了急需的戰馬,當時第一批就得到了十萬匹。

  雖然不算特別優質的馬,但對於那時緊缺戰馬的大宋來說,卻是雪中送炭,使得大宋能夠組建最為重要的騎兵。

  不過那之後,中亞各國賣給大宋的戰馬一來質量不行,二來數量有限,他們已經開始警惕大宋大量購買戰馬對他們造成的現實威脅,而將戰馬作為緊俏物資限制或者禁止出售了。

  那之後大宋從中亞即便花高價也買不到需要的戰馬了,好在大宋已經開闢了海外戰馬來源地,從遙遠的新西蘭得到了三十萬匹野馬,極大地緩解了軍中缺馬的窘迫。

  在新西蘭、澳大利亞等新開闢的海外疆域放牧戰馬,並通過戰馬專用運輸船運回大宋,基本解決了大宋戰馬問題,不再從中亞購買戰馬了。

  這讓中亞各國頗為鬱悶。本來他們的馬可以賣高價的,現在平價大宋也不要了,一時間後悔不已。

  由於中亞諸國拒絕將大宋急缺的戰馬出售給大宋,這讓趙桓很生氣,下令斷絕與中亞諸國的貿易往來,不掙他們的錢,也不給他們掙錢的機會。

  大宋的隴佑都護府便關上了國門,關閉了雙方交易的榷場,由此一來,中亞諸國那些原先的存貨,大宋瓷器、陶器、布匹和各種來自大宋的精美商品價格飛漲。

  中亞這些財主和權貴們非常渴望得到大宋的產品,不得不通過與朱羅王朝等與大宋進行海上貿易的國家轉口購買大宋的商品。

  由此一來價格翻了至少十倍,這使得中亞諸國包括新成立的西遼的統治者和權貴心存不滿,決定動兵。

  買賣做不成,又想要,那就只有搶,這是自古以來強盜的邏輯。

  於是,喀喇漢國、塞爾柱帝國以及西遼包括高昌都出兵進入隴右都護府進行搶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