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人口和就業

  我們把其中不適合做戰馬的分給窮苦百姓家裡做託運和代替耕牛耕作,運輸貨物等牲口使用,大部分百姓都很感激朝廷,把馬領回去了,也領走了飼料。

  不過在分馬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問題,有一些人要求每一年每個月都能從朝廷領回養馬的飼料,因為他們養不起,又沒有適合的槽用來放牧。

  因為荒地草場都是有主的,在那些地方牧馬是要被地主驅趕,甚至要處罰的,而自身又沒有這個能力。

  所以他們非常想要,但又怕要了之後養不起,把馬養死了,朝廷會追究責任,索性就不敢要了。

  存在這種思想的其實相當普遍,包括領走馬匹的家裡也有很多向朝廷表達了類似的願望。

  希望提供飼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每個月都能多少給點,至少能保證馬不要餓死,他們自己再想想法子。”

  趙桓緩緩點頭:“這麼具體的問題朕之前還真沒仔細考慮過,只想著把馬弄回來交給百姓,平白無故的送給百姓馬匹,哪有不要的?哪有不感恩的?

  可現在他才知道窮苦人家都有難唸的經,說來說去都是錢,分文難倒英雄漢,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話糙理不糙,說的都是大實話。

  說到底咱們還是要優先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然後我們送媳婦送馬匹他們才敢收。

  可是這些家庭算下來恐怕有幾百萬戶,咱們一時半會兒還沒辦法讓他們富足起來。

  就算把錢給他們,一次性的救濟無濟於事,錢花完了,依舊返貧,甚至得到錢就拿去賭拿去喝的也大有人在,還是要幫助他們找到致富之路,解決生活溫飽的途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淺顯的道理咱們要牢牢記住,大家都要集思廣益想辦法。”

  趙桓又望向梅執禮說道:“從大和新招聘過來的三百萬女工,都已經解決了工作了嗎?”

  梅執禮搖搖頭說道:“皇家所有的產業都已經滿員,沒法新增加了,否則女工進去了之後沒活幹,目前只解決了大概三分之一,也就是一百萬,但這樣一來,所有產業人員都已經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