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女工立功

  這些人沒有逃走,沒有遷到江南或者轉移進揚州城,成為金軍的人質,而這一切皇帝趙桓居然被矇在鼓裡。

  當地官員欺上瞞下,沒有稟報趙桓,一直作為耳目的皇城司居然也不知道,趙桓勃然大怒。

  原本是要將皇城使孟忠厚處斬的,可是孟忠厚哭著稟報了原委之後,趙桓這才改變主意,將他鞭笞了五十。

  孟忠厚的解釋的確情有可原。整個江南都鐵板一塊,鄉紳名流、官府和富商相互之間盤根錯節,跟當地官員組成了幾乎是水潑不進的關係網,外面的人很難進入這個圈子,即便在當地生活多年只是表面。

  皇城司在江南建立的機構竟然都被當地富商花重金收買了,傳遞了假消息,連孟忠厚自己都被矇在鼓裡,他也信以為真,認為江南的這些人不敢違抗皇帝的聖旨。

  但是他也低估了江南這些鄉紳名流、富商和官員利慾薰心之下的可怕人性,孟忠厚也不是狡辯,他只是哭著陳述了一個事實,甘願領死。

  趙桓知道他說的是真的,這件事說來說去自己也有責任,自己低估了這些富人們的嘴臉。

  要知道富人要想把控地方那簡直不要太簡單,尤其是江南,在明朝的時候也是鐵板一塊,連皇權都插不進去,朝廷的若干項稅務改革在江南一律行不通。

  他們能找出各種理由,用各種方法不執行朝廷的決定,甚至於朝廷的官員派到江南去都會被江南這些富商們要麼腐化,要麼架空。

  而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了清朝。

  滿清入主中原後,江南的富商和文人們依舊用對付明朝的那一套來搞軟對抗,結果被金軍大刀片子紛紛上,藉著幾個小的案子連殺了數萬人之後,才把這個風氣打下去。

  雖然江南對朝廷的軟對抗在宋朝還遠沒有明朝那麼鐵板一塊,但作為熟讀史料的趙桓,還是沒有能從文字上感受到江南鄉紳名流、官府和富商勾結的可怕。

  以至於沒有能夠更加審慎和加大力度在江南推行堅壁清野,給了金軍可乘之機,差點害得揚州被血洗。

  揚州城守住,最後是靠大和女工們獻出身體,激勵士氣,號召城裡百姓上陣殺敵之後,趙桓不禁感慨萬千,沒想到自己無心插柳,卻陰差陽錯保住了揚州。

  得知楊進和張叔夜已經派人護送這一次領頭的三個大和國女工前來京城的時候,趙桓十分高興,隆重的在文德殿接見了她們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