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騎兵要從娃娃抓起

  我們要訓練一支征戰世界的騎兵,騎兵就必須從娃娃抓起,這個將作為我們的中遠期目標來進行。

  騎兵是這個時代至關重要的兵種。尤其是,一個帝王想君臨天下,四海臣服,如果沒有騎兵,靠兩隻腳走是絕對走不了多遠,也談不上征戰四海的。

  因此,朕決定,要從孩子起,就抓好我們的騎兵訓練。做到會走路就會騎馬。”

  趙桓其實是非常重視騎兵建設的,但是他還沒有想得很細很深,岳飛和韓世忠的話觸動了他。

  的確,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騎手,必須要從孩童時就要訓練起,要像女真人一樣,從會走路就會騎馬。

  這就像踢足球一樣,從娃娃抓起,有了廣大的群眾基礎,再從這些人中挑選足球苗子,再集中訓練,優勝劣汰,這樣才可能組建一支強大的球隊來。

  騎兵也是這樣的,也需要有廣大的群眾基礎。

  可是,目前宋朝疆域內雖然也有不少地方適合放牧,但是戰馬的飼養牧場條件很苛刻,普通的牧場養出來的馬,無法達到優良品種要求。

  更何況,適合養馬平原地區,多年來都被開墾成為良田了。不適合耕種的坡地的草場,又不適合飼養優良戰馬。

  當然,用短期催熟的辦法飼養也未嘗不可,採用這種方法的國家最典型的就是日本。

  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的馬是又矮又矬的當地土馬,配上日本人矮小的身材,常被笑話為猴子騎羊。

  可是,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大量引進了優秀的歐洲純種戰馬,在當地進行培育繁殖,短短的十多年時間裡,就培養出大量的非常優秀的戰馬。

  抗日戰爭時期,東洋馬一直是百姓心目中的噩夢,騎著高頭大馬耀武揚威的日本鬼子的形象,也時常出現在電影裡。

  只不過,畢竟日本國土狹小,同樣缺乏大面積戰馬飼養草場。只能集中圈養,這樣培養出來的戰馬其實看上去威猛,但並不適合冷兵器作戰的需要,那個時候的日本,早已經進入熱武器時代,已經不需要數額龐大的戰馬戰鬥部隊了。

  日本的這種方式可以參考,但耗資巨大,而且培養出來合格的戰馬數量有限,無法適應長期戰馬的需要。

  趙桓還是需要找到適合的戰馬飼養場地。一時半會他沒想好該在什麼地方大規模飼養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