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軍費開支

  趙桓很清楚,宋朝三冗的兵冗是最嚴重的,從仁宗朝開始,歷年財政收入一大半要用養軍隊,要是遇到大規模戰爭,軍費開支就更是鉅額飛漲。

  清朝國庫盈餘,所以才能征戰四海,才經得起乾隆、康熙的數次大規模征戰,而且這些征戰,每一場大戰耗費的軍費都是千萬兩白銀級別的。

  趙桓看過史料,乾隆二十年,對準格爾人的一系列戰爭,總共就花掉了清政府三千三百多萬兩銀子。

  乾隆三十一年,與緬甸開戰,一次戰爭就花掉了九百萬兩,第二次金川之戰,更是耗費了七千萬兩銀子。

  為了保衛西藏,清政府與尼泊爾人進行的戰鬥,一場戰爭花費是一千零五十萬兩銀子。

  軍費開支就是填不完的無底洞。

  文景之治攢下了這麼多的家產,漢武帝南征北戰十多場大小戰鬥打下來,便把兩個皇帝積攢銀庫庫揮霍一空。

  對於即將來到的金軍南侵,趙桓是已經知道了戰爭規模,所以可以做出大致的軍費預算。蘇丹小說網

  根據史料,這一年年末金軍會再次南侵,戰鬥將持續大約三個月,主要戰場在江淮一帶。

  金軍長驅直入,南宋剛剛成立,沒有能夠集中兵力進行抵抗,所以完全是一邊倒的敗退。

  只有留守開封的宗澤在開封頑強抗擊,頂住了金軍南下的進攻,才使得抗金局勢有些起色。

  而敵佔區後方軍隊實施的基本上都是襲擾戰,並沒有大規模的會戰。

  金軍入侵三個月之後就撤回去了,宋軍沒有組織什麼像樣的反擊,金軍是主動回撤。

  來年的戰鬥,趙桓會按照歷史軌跡進行規劃反擊戰,針對金軍孤軍深入組織優勢兵力進行殲滅戰,以消滅金軍有生力量為目的。

  他不想改動歷史太嚴重,加之現在宋軍戰鬥力還不能讓他滿意,需要時間磨練,所以來年不會組織大規模會戰,軍費開支就不會太多。

  他要把有限的資金來賺錢,增強戰爭後勁,打持久戰,拖垮金國。

  只有把國力增強了,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耗了金軍女真精銳之後,戰鬥的勝利才會向大宋一方傾斜。

  當下趙桓說道:

  “明年的年度計劃,軍費這一塊,除了正常的養兵軍費開支之外,再多留一千萬貫做額外戰爭軍費就可以了,不用留兩千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