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 作品

第57章 換親二合一

 兩人剛說定,外面就傳來了喊人的聲音。

 “小六,弟妹,出來吃飯了。”

 “來了。”阮柔應著,和宋元修一起停了手中動作。

 飯桌上,是久違的風聲,自打過了正月十五,家中唯一的葷腥就是雞蛋。

 家中如尋常一般的飯食是不用分配的,基本上人人都能吃個七八分飽,而一旦有這種葷腥,還是得有宋母來分配,按她的話,一家人搶起來傷了情分。

 宋家另有一套自己的規矩,她先給宋奶奶盛了一碗湯,舀了點碎肉末,人老了肉吃起來也不那麼順口,反倒不如肥肉。

 緊接著輪到宋父,宋母一向不虧待自己和老頭子,一人一碗湯,老頭子一根雞腿,她自己只三兩塊肉,接下來老三和小六,分配完,一隻雞裡大塊的肉已經分的差不多。

 剩下的她估量著給其他人分了,最後鍋裡剩下一點兒,她瞧見小兒媳,到底還是給她多添了點兒。

 多少能沾點葷腥,大家也沒什麼不滿意的,一邊就著湯拌飯,一邊聽著宋老三講些縣裡發生的事。

 宋三哥腦子直,卻難得是個會說話的,此刻將幾日縣城之旅說的那叫一個栩栩如生,眾人好像看見了有人倒在自己面前,還掙扎著要答卷的模樣,其實宋老三自己也是聽別人瞎說的。

 “唉,也是可憐。”宋母感嘆,又忙關心兒子,“小六,你沒事吧?”

 “沒事。”宋元修急忙解釋。

 宋父也道:“小六沒事,就最後一日有點著涼,一碗薑湯下去、捂了一晚上就好了。”

 “那就好。”宋母慶幸,“你說讀書人也是,成天坐著讀書,身體哪裡能好。”

 說著,她和宋父眼神相接,各自隱晦的瞄了小兒媳一眼。

 宋元修深有同感,“我回來跟夫子說了,夫子說以後增加一門騎射課,每五日一回。”

 “那倒是好,不過,你們書院有馬嗎?”宋父記得是沒有的,信雅書院地方倒是夠寬敞,位於小鎮一角,衙門給圈的地特別大,適合種地的租給了附近的村人,每年收些糧食,還有一片荒地,為此。

 “沒有,”宋元修也笑,“但估摸要買幾匹。”

 “那也是項大支出啊。”宋母擔心。

 宋元修想了想道,“丙班的束脩肯定會漲,說不得還有富商願意贊助。”那就不是他們這些學生應該管的事了。

 宋母又問,“你接下來還是要去書院讀書嗎?”

 “要去的,不過夫子給我們放了三天假,三天後成績出來。如果這次過了,夫子打算給我們單獨開個小班,專門為府試做準備。”

 “那敢情好,”宋母聞言頗為感激,“這些年多虧了龔夫子幫忙。”

 宋元修也真心感激,可他幫不到什麼,只能平常略盡些孝心。

 “不提這些了,小六,你在家好好休息兩日,老婆子,外面那些如果要來,都給擋回去吧,一個童生都沒考上,搞的小六像什麼樣子。”

 “嗯。他們也就是沒見過世面,元修還是這麼多年咱們村唯一個去參加科舉的人呢。”宋母還頗有些為此感到驕傲。

 宋父很是無言,“等有成績了再說吧。”

 “曉得。”宋母還是清醒的,“小六,你就待在屋裡溫書,不要出來,你們也不要多說話。”

 說著,視線逡巡過幾個兒子兒媳,一個個俱是點頭如搗蒜。

 一家子晚飯結束,其他人各自去忙自己的,宋父宋母卻是悄悄來到小兒子的屋裡。

 宋家孩子生的多,故而屋子早年也是大修過的,如今寬敞的六間屋子,整整齊齊,就是宋家最大的底氣。

 他們屋子在最東邊,位置不小,此刻坐下四人仍顯寬敞。

 宋元修沒料到他們回來,但很快做出了反應,取出先前用剩下的銀子,去縣裡的花費都是宋父出的,他主要出的先前報名和作保等的銀子,銀子還剩下好些,就預備著先還回去。

 “不用,你拿著吧,馬上還是要用的。”

 “那祖母的那一份我明兒還回去。”

 “嗯,她以後給你們就接著,等後面再還回去,不然又得多想。”宋母悉心叮囑。

 婆婆當年一直覺得是因為宋祖父去世,耽誤了小六的科舉,為此很是懊惱,叫她出份力也能安安心,但老人壓箱底的錢是肯定不能動的。

 宋元修抬頭看了一眼,不吭聲,便是默認了。

 宋母心裡偷著樂,面上絲毫不顯,小六果然覺得自己大概會中。

 不過,他們也不全是為這遭來的,尋思著先前想到的問題,宋母只略找了個藉口,“一娘,我那裡還有點布,你跟我過來拿吧。”

 都是聰明人,阮柔沒去問什麼布料,直接跟著起身,倒是留下來的宋元修有些擔心。

 宋父見狀解釋一句,“沒事,你娘有些話想叮囑幾句。”

 宋元修“哦”了一聲,父子倆相顧無言,互相巴巴看著。

 好像鄉下父子大多這樣,做的多,說的好。

 “一娘進門也一個多月了,你覺得她怎麼樣?”

 “挺好的。”

 “你覺得,她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問出這句號的宋父也很是糾結。

 “沒有啊。”宋元修當即不假思索回應,心下奇怪,“爹,你怎麼會怎麼問?”

 “沒事,你既娶了媳婦,就好好對人家。”宋父慌忙遮過,他慣不是會說假話的。

 宋元修應的很是認真,“爹,我知道的,一娘對我好,我也不是不領情的。”

 再次陷入沉默,這回,宋父是真的無話可說,兩人只能安靜等待。

 而宋元修,回憶宋父那番話,腦海中的記憶卻是一點點串通成一條線。

 一切不正常發生在阮家大姑娘退親的那一天。

 原本好好進行的婚事突然要作罷,而後一娘告訴他,是因為大娘夢見他考不中。可是,人真的會因為一個簡單的夢就做出這麼大的決定嗎?

 又或者說,那個夢究竟如何才會效用如此之大。

 若那個夢並非虛言,一娘又是抱著怎樣的心態嫁給他?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似攏了一層迷霧,遮掩間叫人看不分明。

 且他還有點格外輕微的小心思,瞧見腳上一娘給他做的鞋子,一開始穿上那幾天,似乎格外暖和,可後來,風雪下了幾日,鞋子好像失去一層保護罩,露出原本面目,他隨後就跟著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