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 作品

第43章 死去的丈夫回來了二合一

 前十個裡竟有七個都是龍涎香,不說臺上人,臺下的要不是顧忌形象,怕是要捶胸頓足,恨不得回到過去罵醒跟風的自己。

 如此十人過後,長公主悄然離開,沒露出一點聲響。

 然而作為視線的中心點,眾人哪有不知道的道理,頓時,大家的心態又是一變。

 人就怕對比,前十好歹還入了長公主的耳中,後面的,指不定連你是誰都不知道。

 儘管如此,大家還是聽得很認真,有些毛病,是痛病,甚至有人偷偷拿出紙筆記錄,筆走如飛。

 阮柔則是一一記在心間,她可不知道還要提前帶這些。

 正在她認真傾聽之時,一個小丫鬟模樣打扮的人走上前來,附耳私語幾句,隨即起身,阮柔則迅速跟上,只來得及給身後的曹娘子一個眼神,沒引起太多人的主意。

 “姑娘莫怪,公主殿下請您過去一敘,不必擔憂。”

 “謝謝妹妹了。”阮柔說著,從腰間遞過一個荷包,裡面只薄薄的一張銀票,足有百兩。

 這樣的荷包她如今身上足有十來個,是來時就提前準備好的,只銀子大小有所差異。

 丫鬟心知這位剛得了長公主的賞,並不推拒,“那我就沾一沾姑娘的喜氣。”

 這一次要走的路,可就比走外門進來要遠得多,饒了一個又一個彎,估摸兩炷香時間,方才來到一處富麗堂皇的宮殿,顯然,這裡才是公主府的正殿。

 屋內,長公主端坐高位,另有幾位年輕的公子小姐位於下方。

 丫鬟們退了,阮柔提氣,再次掛上無懈可擊的微笑,上前一一行禮。

 待行至下方一位年輕小姑娘時,不等她彎腰,她就跳了出來,“阮姑娘不必多禮,祖母安眠多虧了你的香,論理,該是我謝謝你呢。”

 祖母身份的加持,兼之裴家頗得聖恩,幾位嫡出的姑娘都得了宮中嘉賞,得了縣主的封號,此刻卻絲毫沒有擺架子。

 長公主心知小輩們都是為了自己,笑著招呼,“青鸞說的是,慧娘你過來。”

 阮柔上前,腰背挺直,頭微微低垂。

 “你是青州府人吧,那地方出了不少大師呢。”

 阮柔點頭,“是,青州府人素來喜香,也就有了我們調香。”

 “是個好愛好。”長公主語調輕緩,帶著老人特有的悠長韻味,“我看你年紀尚小,學調香多久了。”

 阮柔想了想,還是如實回答,“大概三年了。”這還是她四捨五入後的。

 “嚯,那時間可不長。”長公主做驚訝狀,叫人看不出來她是否早前就知情,然而阮柔絲毫不低看高位者的情報,如今這位肯定連她和離的事情都調查的清清楚楚。

 “多虧了東家賞識,多加栽培,才有了我今日這般。”

 “嗯,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位人物。”果然,長公主道,“好像是陳家的吧。”

 “是的,不過,東家已經分家出來了。”阮柔連忙解釋,這名聲最後可不能記到陳家頭上去,“東家是繼夫人所出,不願跟大少爺爭家產,分了幾成家業出來。”

 “都是好孩子,一個個年輕的喲,青鸞,看看你們,這麼大歲數還淨會惹我生氣。”

 “祖母。”名為青鸞的姑娘上前,倚在祖母身上直撒嬌,逗得長公主笑呵呵。

 良久,青鸞復正了身形,道:“阮姑娘,你所制的安神香,於祖母安眠有大用,我厚顏討要一份香方。”

 阮柔毫不意外,否則,高高在上的公主府,憑什麼要和她一個小人物寒暄許久,不過有用處罷了。

 “自是應當,能為長公主效力是我的榮幸,只是還請備一份紙墨。”

 很快,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寶被擺了上來,阮柔上前,沒有絲毫遲疑,揮筆如行雲流水,一個個字符躍然紙上,末尾處,她用自己的印章單獨蓋下,留下一個小小的“慧”字。

 “縣主請過目。”

 青鸞接過,仔細看了一遍,大概記住,隨後珍而重之地收在一旁,“多謝阮姑娘了,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當然,伴隨這聲謝意的,是又一個盒子。

 “對了,這份是此次制香師傅的點評,希望對你有些用處。”

 阮柔接過,這次是真誠的歡喜,方才她還擔心自己錯過了講解,有些可惜,如今有了這些,比現場聽也不差什麼了。

 見她如此,長公主微微點頭,是個有主意的。

 方子給過,該說的說了,該寫的寫了,再沒了話頭,很快,阮柔知趣告退。

 出去後,一頂轎子欲要送她出府,她忍不住詢問,“我還有兩位同伴在前面那邊,不知可結束了?”

 “阮姑娘,已經結束了,您的兩位同伴我們已經提前告知,待會和您一起在門口會合。”小管事客氣至極,一口一個您。

 阮柔再不糾結,舒舒服服乘著轎子,果不其然,門口,曹娘子和陳問舟已經在了,面上皆是毫不掩飾的喜色。

 沒要他們自己找轎輦,公主府直接派了一輛馬車,馬車在前,幾個轎伕抬著厚重的禮物在後。

 三人同在一輛馬車上,再無外人,曹娘子這才敢表達自己的激動,“慧娘,你得了第一,還得公主召見!”微微顫抖的聲線證明了她的激動。

 “嗯,多虧了東家,亦多虧了金姐姐你。”

 “謝我什麼,是你自己本事。”曹娘子有些不好意思,可還是高興,“這下,咱們的新鋪子可不愁了,你可真是我們的財神爺。”

 阮柔徹底無奈,這是興奮過頭了啊,她跟陳問舟對視一眼,見他眼中滿是笑意,絲毫不阻止,便只能接著。

 一路將人送到陳府,公主府的人貼心將禮物歸置妥當,這次告退,這一次他們連塞的荷包都不要了。

 關上院門,三人皆喜形於色。

 曹娘子吵吵嚷嚷,讓下人們趕緊整治一桌好菜,又遣人去買了好酒來,硬說要喝個一醉方休。

 阮柔和陳問舟見她忙得團團轉,索性不去理會,反而正經討論起接下來的發展。

 原先她不敢對結果打包票,也導致了在京都開鋪子的計劃略顯小打小鬧,如今有公主府背書,攤子便可以鋪的稍微大一點。

 說著說著,阮柔想起了公主府的賞賜,裡面好像有一張京都的地契,只具體位置她沒有看清,忙起身去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