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章水墨 作品

第二十四章 南山野志

  也就是楚牧一直擔心的……起義造反……

  畢竟,清河縣徭役之苛,已經難以用重來形容了。

  數十年如一日的徭役,要是沒造反的,楚牧都覺得不可思議。

  眼下雖看似安定,但說不得什麼時候就是礦山石人一隻眼,挑動南山齊造反了!

  而這南山野志的記載,卻也恰好證明了楚牧的猜測。

  按南山野志記載來看,南山鐵礦開採至今,持續六十餘年,共有過三次民變造反!

  最為嚴重的一次,民變甚至席捲了整個南山鎮,還是郡城派兵過來才將民變鎮壓。

  六十年時間,三次民變……

  楚牧長吐一口氣,結合他入巡檢所近一月時間的見識,其實很多事情,都不難看出原因。

  歸根結底,無非就是人的貪慾在作祟而已。

  據他所知,郡城每年都會給南山鐵礦下達開採的任務量。

  也就是說,每年,清河縣必須完成郡城下達的開採任務量。

  完成了,一切好說,完不成,那該丟帽子的丟帽子,該砍頭的砍頭。

  縣裡的老爺們為了烏紗帽,那必然是不惜一切代價完成郡城下達的開採任務。

  可現實就是,對清河縣的百姓而言,要完成的顯然不僅僅只有郡城下達的開採任務量……

  畢竟,人非聖人,又有誰能做到守著寶山,而不沾絲毫銅臭?

  這無疑是一個徹頭徹尾死循環。

  郡城要礦材,縣裡的老爺們也需要礦材來撈錢,清河縣上上下下千餘名官身之人,也都對著這座寶山伸手。

  吃肉的吃肉,喝湯的喝湯。

  這一環扣一環下來,儼然就形成了楚牧猜測的那張利益大網。

  哪怕有誰想把徭役的待遇弄好一些,想要讓清河縣百姓負擔輕一些,都不太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