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野 作品

第614章 此必亡之勢也,康延孝獻平梁策

    “梁軍都督段凝,糾聚八萬兵馬自長安北上,行至耀州以南三原地界,又分兵至富平,連結諸地據險設下連營軍寨,意圖阻扼我軍南下之勢......”

    李天衢聽過軍校稟說軍情,得知梁國為保住長安苟延殘喘,在北面連結三原、富平設下防線。而三原縣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曰豐原,北曰白鹿原,故而得名,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在後世便屬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區域,基本上也可以說是長安北面的門戶之地。

    至於富平位於關中平原與陝北高原之間,正史兩宋交迭時節,金國意欲吞併川陝諸地,便先後派出完顏婁室、完顏粘罕等主將與張浚、曲端、吳玠等宋朝重臣將領在此地接連大戰廝殺,也足見其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

    只不過...在梁國朝堂結黨營私,把握軍權的段凝只得親自統軍前來抵抗...顧忌他也是不得不硬著頭皮上陣,無論史載線面對後唐軍旅,還是如今面臨魏朝的大軍壓境,段凝的確都會盡可能的集結兵力仍試圖抵禦一番。

    而段凝的心態也很容易理解,梁國哪怕是岌岌可危,可是他仍舊是梁末帝朱友貞身邊的紅人。在朝堂中做個呼風喚雨的權臣,也總要比做個只得投降而寄人籬下的降臣權勢更大。即便梁國終有一日要覆亡,但也要挺過這次敵國大軍的侵攻啊...這次戰事便被滅了國祚,那還怎麼與魏、晉等國討價還價,而商議如何有條件的投降?

    不過李天衢本來以為,梁國長安那邊應該也會派出使臣前來,通過請求割地賠款、上表稱臣等方式請和罷戰,起碼也要爭取些時間。

    不過轉念一想,李天衢尋思梁國君臣也很清楚:如今他魏國大軍已經殺過潼關,也已完全沒有必要與其談判;至於晉王李存勖...他河東李家與梁國朱家之間可是世仇大恨,如今趁著你國力衰微,也根本沒有班師霸佔,讓仇家國祚繼續延續下去的可能。

    所以梁國只能撐,就是死撐著。抱著僥倖心思,希望耗到魏、晉兩國人困馬乏,只得暫且收兵。可問題是就憑段凝統領八萬梁軍,又能死撐到什麼時候?

    李天衢御駕由幾撥京畿禁衛軍旅護衛,自邠州治所新平啟程,來到州府南隅與耀州、長安相距不遠,也屬於三秦腹地的淳化地界。魏朝幾路軍隊在此設下營盤,于帥帳當中,李天衢遂與劉鄩、康懷英、夏魯奇、康延孝等將領共議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