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野 作品

565章 走巢湖水路,吳國全面撤軍

    “傳令下去,向派遣一撥部眾突襲至巢湖東隅,曉諭水路接應的水軍...立刻傳令廬州以南的三路舟師駛入巢湖接應。各部軍旅迅速整頓,棄守...合肥,走水路班師返回吳國治下疆土......

    魏國大軍兵臨城前,也必然會立刻發覺我軍意欲撤返,到底免不了還要廝殺幾陣...先行、殿後軍旅,皆聽孤號令行事,各司其責,決計不可延俄了時機!”更新最快 手機端:

    聽楊行密下令說罷,在場吳軍一眾將領當中,除了周本面色忿然不甘,卻是欲言又止,終究還是懊惱的一跺腳不再言語。其餘大多人喟然嘆息,先後領命,看來雖然先前不便直言,可心裡也知與魏國的這場大戰已註定贏不得,而已經萌生退意......

    而處於長江中下游的後世中華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與廬州合肥相距不遠,經過濡須河支流注入長江之中。

    漢末的曹魏為報赤壁敗之仇,再度興兵攻打孫吳。便是由吳軍大將呂蒙諫策於巢湖通往長江的濡須口鑿石通水,嚴防險關津道,這才確保長江岸防不會門戶大開,而致使魏國水軍經過由巢湖再駛入長江,而兵犯江南諸州。曹魏、孫吳雙方遂圍繞著巢湖濡須口先後大戰四次,前後甚至延續了數十年之久。

    所以時至今日,大軍自合肥撤返,迅速奔行至路程較近的巢湖登船南下,也能順利的歸返至吳地。廬州以南,尚還有幾撥吳國舟師沿長江水域策應,故而李神福先前便留了後手,在他臨終之前,遂力諫楊行密要退兵時須走巢湖水路,也儘量避免陸路上遭受魏軍追兵的截擊圍攻。

    再是失落沮喪,楊行密乃至麾下眾將也很清楚必須立即行動起來。即便廬州合肥本來是他們抵死不願放棄的故地要隘,可是形勢所迫,既然決定撤軍,也是越快越好......

    畢竟大股軍旅遷移,也絕對不可能瞞過就在城外紮下連營的魏國大軍,當對方察覺到自家君主已開始揮軍撤離,也必然會有所動彈!

    ----------------------

    白天探望住院的親屬,晚上還要過去,實在忙不過來。今日只得單更,明天應該正常保持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