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野 作品

170章 以下反上,五代傳統,怎麼破?(1)

    李天衢忽的開口,隨即又道:“衙內牙軍要擇選的兵,四十歲以上的難免體力不支,不收;而皮膚白淨,看似以往生計勞作不多的難以吃苦,也不收;而曾在州縣府衙內做胥吏衙役,亦或他處軍旅行伍中任職的也不收,因為他們大多十分了解行伍內的門道,難免耍滑取巧,多半養成了十足的兵油子痞性;而且那些莊稼流民出身的新兵,他們往日久受官府壓榨,又時逢兵災躲避賊軍,好不容易有生計尋覓,所以息事寧人不願多惹事,也未必就是膽怯;反而膽大妄為的,我倒更不不收,因為非是行伍將官,只是走卒膽大心急時反而也易偏激,如此聚少成多,反而容易擾亂軍心。

    而似那等莊稼漢,不但吃得了苦,也有力氣。從中擇選精氣神俱佳的漢子選入我衙內親軍。雖然他們眼下對官軍匪盜,乃至官府藩鎮尚有所畏懼,可恰恰如此也更能遵從軍令,還我想來,這不但更易打造成精兵,而且做為藩鎮節度身邊的牙軍衛兵,也才更能安心吶......”

    霍存聽李天衢說罷不由愣怔了片刻,畢竟他雖善於練兵,當初隨著黃巢造反,也是野路子出身,操練兵馬講究的固然務求實效、不圖形式,可是最先能得霍存賞識的,往往都是那些敢打敢衝,亡命搏殺的主。然而那一類兵,往往也多有桀驁不遜的,霍存憑自己的手段也能震懾得住,所以對於那些沒經歷過廝殺、安分守己的農戶新兵,也不過是他擇精兵操練之時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而李天衢長聲說罷,心裡則暗付道這擇選兵卒的門道,畢竟也應是距離如今時節七八百年後的大明抗倭名將戚繼光戚少保所想出來的...好歹戚家軍軍紀之嚴明,以及完全服從於主帥的高度統一性,哪怕只能效法得六七成,那也能未雨綢繆的遏制五代時期以下犯上的驕橫牙軍弊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