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生煙 作品

第133章 真火焚邪

 四月是個好月份,天氣早就暖和了,甚至都有點熱了。 

 水一下去,參與修建新河道的人就在負責監工的指揮下,四五人一艘小船橫渡至河對岸,鐵鍬、鐵鎬、扁擔、籮筐都被使用了起來。 

 按照秦冰的計劃來做,先洩洪,即將河道加深。然後沿河道每隔五百米挖出一條綿長的水渠,一為做分擔黃水河雨期壓力、二個嘛,開鑿水渠作田地灌溉之用,便是旱年,只要黃水河不幹,就不會發生旱災。第三,為後面的擴寬葫蘆腰口做準備,到時候會將葫蘆腰口以水門作壩來將水攔住,從山城那些開挖出來的水渠的盡頭還是黃水河,只不過從葫蘆腰口繞過去,繞一個大圈子。 

 其他地方的水渠也是如此,水渠經過的地方有河流,那盡頭就在這河流。若沒有,便是不斷分流,到最後再回到黃水河中。 

 因為洪水剛剛退去,這邊還需要進行災後處理,避免發生瘟疫,故水渠的開鑿先從河對岸進行。 

 而參加河道修建的災民並不是全部都跑到河對岸開鑿水渠去了。 

 一半人留在這邊,待到太陽將地面曬的差不多的時候,這些人在監工的安排下,將那些洪水退去後暴露出來的動物屍體、漚木腐草全部收集起來,集中焚燒。 

 為了避免沾染瘴氣生出病來,每日都都有郎中會給這些收集動物屍體、漚木腐草的人熬製湯藥。 

 待到五月中旬,地面上能看得見的動物屍體、漚木腐草基本上都給燒成了一把死灰 。 

 而這也僅僅只是個開始而已。 

 按照曜日國以往的災後處理的經驗,被洪水淹沒過的地方,房屋一律推倒重建,井水一律填封、人居住的村莊都得撒上石灰粉。 

 至於野外,只要是人要能去的地方,除了山丘以外,所有地方都得將三尺以下泥土給翻過來,然後放火燒荒,再將二尺以下的土給翻回來,然後太陽暴曬三月為止,再之後撒上草籽,看看生長情況如何。 

 等到讓人能住回去,作物再能重新種上,最少要一年的時間。 

 而且放火燒荒很麻煩,先不說現在整個受災區地面上基本上都是光禿禿的,火倒是能點起來,但根本引不成大火,要想有大火,還要從別的地方運些野蒿雜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