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 作品

第3594章 陷入困局

    總不能打進太極宮自己坐上皇帝寶座吧?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理智尚未丟失,長孫家固然權傾一時、領袖關隴,但到底還是缺乏了那種執掌一州之地萬民追隨的王者底蘊。

    就好似當年宇文化及一般,宇文家由魏至周再入隋,一直是天下最頂尖的門閥之一,但卻從未能掌控一州一縣,故而縱使後來縊殺隋煬帝並自立為帝,卻轉瞬間便兵敗身死。

    當然,宇文化及也不是不知道自己遠遠沒有登基為帝之底蘊、實力,之所以自立為帝,建國號為“許”,實在是當時已然窮途末路,感嘆“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臨死之前過一把皇帝癮。

    他長孫無忌還遠不到那種程度……

    凡此種種,一樁樁一件件出乎預料之時,直接導致了眼下之困局。

    而最不在他預料之內的,便是李績完全違背其性格、利益的做法,一直引兵於外、含而不發,令人猜不透他心裡到底是如何想……

    數十萬東征大軍就好似一柄劍懸在長孫無忌頭頂,隨時都能劈斬下來將他碎屍萬段。然而事已至此,長孫無忌騎虎難下,也只能拼了命的欲將東宮覆亡,回過頭來再思忖如何應對李績。

    總體來說,李績一直未能表露傾向、立場,未必就不是打算挾兵自重,待到長安勝負將分之時,攫取最大之利益。

    更大的可能,李績之所以如此違背常理的作態,乃是受到其背後山東世家的脅迫……

    長孫無忌千頭萬緒,一腔鬱悶。

    時至今日,他也只能拼盡全力,將天下門閥盡皆裹挾著參預這場兵變之中。即便他心中隱隱有著另外一個足以令他驚駭至極的猜測,卻也不得不死死壓住,祈禱自己杞人憂天……

    ……

    太極宮內,戰火紛飛。

    自黎明之前開始,雙方投入巨大兵力,寸土必爭、悍不畏死,傷亡極大。但東宮六率主動放棄救援程處弼部,揮軍自兩翼齊入叛軍後陣,猛攻承天門,導致叛軍措手不及、顧此失彼,在不得不放棄已經團團包圍的程處弼部之後,於援軍支援之下奮力回攻,兩軍大戰承天門。

    直至午時,東宮六率由於兵力匱乏,難以攻陷重兵把守的承天門,且要兼顧自掖庭突入宮內的長孫嘉慶部,不得不向宮內撤離,順帶著將幾乎全軍覆沒的程處弼部救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