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 作品

第1859章 左右為難

    可以說,諸子之中,最適合當一個好皇帝的,非是太子,非是魏王,而是李恪……

    亦是因為身體裡前隋之血脈,李恪一身才華不能施展,整日裡與工部那些匠人賤籍為伍,這令李二陛下深為自責。

    一個富有四海的皇帝,卻不得不讓自己的親生兒子淪落到這等地步,有志不得伸展,有才不得濟世,實在是失敗至極!

    現在,李二陛下覺得自己當初真的是失了心智,怎地就能相信大臣們那些個擔心吳王在前隋遺臣慫恿裹挾之下打壓報復投降李唐的前隋大臣之說?更別說“復辟前隋”那些個渾話了。

    已經成為大唐皇帝,傻子才會去復辟前隋!

    更何況,李恪身體裡固然有前隋之血脈,可更多的難道不是他李二的血脈?

    放著老爹一手打下來的江山不去好生繼承建設,反而千辛萬苦的復辟外祖父的大隋朝?

    李二陛下才不信那個“英果類己”的兒子會做出這等蠢事……

    現在聽了房俊的話,愈發覺得自己有愧於李恪。

    這是個好兒子,卻因為生在皇家,身為他李二陛下的兒子,不得不埋沒了一腔才華,一生碌碌無為,百年之後,史書之上亦只是寥寥幾句“吳王李恪,前隋血脈”,如此而已。

    這不公平……

    心中斟酌一番,李二陛下道:“荊王,汝認為如何?”

    話說得不太明白,但房俊理解皇帝的意思。

    道:“荊王平素謙遜和藹,對待朝中大臣亦是寬厚大度,頗有賢王之風,滿朝文武,誰不讚一句古之孟嘗?”

    同樣沒有明言,但意思表達得很是清楚。

    一個宗室親王,毫無繼承大統之可能,卻整日裡呼朋引伴效仿孟嘗之所為,結交權臣、示好武將,難免讓人揣測他的真實意圖……

    房俊甚至李元景在歷史上是造反了的,雖然尚未起事,便被鎮壓。

    但是這樣一個人若去了新羅,難免攪風攪雨,再聯合新羅那邊不敢內附於大唐的勢力,有朝一日必然要扯起反旗。新羅天高皇帝遠,一旦起事,若是想要予以剿滅,將要付出極大的後勤代價。

    還不如將其牢牢固定在長安,將他看得死死的……

    李二陛下明白房俊的意思,卻愈發不解:“那你為何在朝會之上,舉薦荊王前往新羅?”

    房俊道:“因為看上去,荊王殿下並不想去……”

    因為知道他不想去,所以我才舉薦他去。

    這話看似矛盾,但是李二陛下秒懂……

    他陰沉著臉,目光灼灼的盯著房俊,警告道:“皇室之中,牽扯深遠,話不可亂說!汝可有證據?”

    房俊兩手一攤,道:“這等事豈會有證據?不過依微臣看來,一個稍稍有些追求的皇室子弟,都會欣然前往新羅,畢竟新羅再是貧瘠偏遠,好歹亦是一國之君,不僅能夠實現政治抱負,更能蔭萌子孫後代。荊王殿下像是那等毫無追求、混吃等死的紈絝子弟麼?絕對不像,可他偏偏拒絕前往新羅,其中之緣由,便足矣令人去揣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