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五百八十一章 陋巷處又有學塾

    陳平安顯然也有些不敢置信,“這也成?”

    陳三秋苦笑道:“成不成,估計還得看郭竹酒明天來不來。”

    陳平安望向寧姚。

    寧姚說道:“難說。”

    陳平安也沒多想,繼續去與兩位前輩議事。

    關於老大劍仙的去姚家登門提親當媒人一事,陳平安當然不會去催促。

    在陳平安廂房屋子裡邊,白嬤嬤笑問道:“什麼事?”

    陳平安笑道:“還是那個小姑娘郭竹酒,要拜師學藝,給我糊弄過去了。”

    納蘭夜行打趣道:“白白多出個記名弟子,其實也不錯。”

    陳平安搖頭苦笑道:“這麼大的事情,不能兒戲。”

    白嬤嬤說道:“郭家與我們寧府,是世交,一直就沒斷過。”

    陳平安愣了一下,望向白嬤嬤的眼神,有些問詢意味。

    白嬤嬤點頭道:“算是唯一一個了,老爺去世後,郭家舉家前來寧府祭奠。後來斬龍崖一事,郭家家主,直白無誤與齊家劍仙當面頂過。不然換成別的小姑娘這麼瞎胡鬧,咱們小姐都不會兩次拖進家裡。不過收徒一事,確實不用太較真。”

    陳平安沉聲道:“那郭竹酒這件事,我認真想一想。”

    納蘭夜行笑道:“這些事不著急,我們還是聊那陳公子的第四件本命物一事。長生橋一起,陳公子才會真正理解,何謂修道。在那之後,才能不是先天劍胚,亦可勉強成為劍修。別看小看了‘勉強’二字,身為練氣士,是不是劍修,才是最大的天壤之別。其中緣由,陳公子大可以私底下去問老大劍仙。”

    ————

    一天清晨時分,劍氣長城新開張了一座寒酸的酒鋪子,掌櫃是那年紀輕輕的獨臂女子劍修,疊嶂。

    身邊還站著那個身穿青衫的年輕人,親手放了一大串吵人至極的爆竹後,笑容燦爛,朝著四面八方抱拳。

    疊嶂如果不是名義上的酒鋪掌櫃,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已經砸下了所有本錢,她其實也很想去鋪子裡邊待著,就當這座酒鋪跟自己沒半顆銅錢的關係了。

    兩人身前擺滿了一張張桌凳。

    寧姚和晏琢幾個躲在擺滿了大小酒罈、酒壺的鋪子裡邊,饒是晏胖子這種臉皮厚的,董黑炭這種根本不知臉皮為何物的,這會兒都一個個是真沒臉走出去。

    大街之上,街道路面剛剛翻修平整,大小酒肆酒樓的掌櫃夥計們,一個個站在各自門口,罵罵咧咧。

    因為那小破爛鋪子門外,竟然掛了幅楹聯,據說是那個年輕武夫提筆親撰的。

    劍仙三尺劍,舉目四望意茫然,敵手何在,豪傑寂寞。

    杯中二兩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一醉方休,錢算什麼。

    好傢伙,好你個純粹武夫陳平安,求你這個外鄉人要點臉皮行不行!

    這還不算什麼,聽說那小小鋪子,賣的還是什麼與竹海洞天青神山沾邊的酒水!

    錢算什麼?

    要是真不算什麼,你他孃的開什麼鋪子掙什麼錢。

    大街兩邊,口哨聲四起。

    疊嶂到底是臉皮薄,額頭都已經滲出汗水,臉色緊繃,儘量不讓自己露怯,只是忍不住輕聲問道:“陳平安,咱們真能實打實賣出半壇酒嗎?”

    陳平安微笑道:“就算沒人真正捧場,按照我那既定章程走,依舊萬事無憂,掙錢不愁。在這之前,若有人來買酒,當然更好。大清早的,客人少些,也很正常。”

    一炷香後,依舊沒個客人登門,疊嶂愈發憂慮。

    陳平安扯開嗓子喊道:“開門酒一罈,五折!僅此一罈,先到先得。”

    然後還真來了一個人。

    疊嶂疑惑道:“他也是你請來的人?”

    陳平安也有些意外,搖頭道:“當然不是。”

    來者是那龐元濟。

    他坐在一張長凳上,笑眯眯道:“來一罈最便宜的,記得別忘了再打五折。”

    陳平安轉頭看了眼呆呆的疊嶂,輕聲笑道:“愣著幹嘛,大掌櫃親自端酒上桌啊。”

    疊嶂趕緊拿了一罈“竹海洞天酒”和一隻大白碗,放在龐元濟身前的桌上,幫著揭了沒幾天的酒罈泥封,倒了一碗酒給龐元濟,委實是覺得良心難安,她擠出笑臉,聲如蚊蠅道:“客官慢飲。”

    然後陳平安自己多拿了一隻酒碗,坐在龐元濟桌邊,自顧自拎起酒罈倒了一碗酒,笑道:“元濟兄,多謝捧場,我必須敬你一碗。就憑元濟兄這宰相肚量,劍仙沒跑了,我先喝為敬!”

    疊嶂看得恨不得挖個地洞鑽下去,哪有賣酒的蹭自家客人的酒喝?

    龐元濟等陳平安喝過了酒,竟是又給陳平安倒了一碗酒,不過沒倒滿,就一小壇酒,能喝幾碗?虧得這店鋪精心挑選的白碗不大,才顯得酒水分量足夠。

    龐元濟都有些後悔來這裡坐著了,以後生意冷清還好說,若是喝酒之人多了,自己還不得罵死,手持酒碗,低頭嗅了嗅,還真有那麼點仙家酒釀的意思,比想象中要好些,可這一罈酒才賣一顆雪花錢,是不是價格太低了些?這般滋味,在劍氣長城別處酒樓,怎麼都該是幾顆雪花錢起步了,龐元濟只知道一件事,莫說是自家劍氣長城,天底下就沒有虧錢的賣酒人。

    陳平安與龐元濟酒碗磕碰,各自一飲而盡。

    然後陳平安去拎了一罈酒出來,放在桌上,笑道:“半價嘛,兩壇酒,就只收元濟兄一顆雪花錢。”

    龐元濟喝過了碗中酒,酒水滋味還湊合,也就忍了。

    龐元濟喝過了一罈酒,拎起那壇差點就要被陳平安“幫忙”打開泥封的酒,拍下一顆雪花錢,起身走了,說下次再來。

    疊嶂抹了把額頭,從陳平安手中接過那顆雪花錢,她笑容燦爛。

    然後又隔了約莫小半個時辰,在疊嶂又開始憂心店鋪“錢程”的時候,結果又看到了一位御風而來飄然落地的客人,忍不住轉頭望向陳平安。

    她發現陳平安說了句“還是個意外”後,竟然有些緊張?

    來者是與陳平安同樣來自寶瓶洲的風雪廟劍仙魏晉。

    魏晉要了一壺最貴的酒水,五顆雪花錢一小壺,酒壺裡邊放著一枚竹葉。

    魏晉沒有著急喝酒,笑問道:“她還好吧?”

    陳平安如坐針氈,又不能裝傻扮痴,畢竟對方是魏晉,只得苦笑道:“她應該算是很好吧,如今都成了一宗之主,可我差點被她害死在鬼域谷。”

    你魏晉這是砸場子來了吧?

    關於最早的神誥宗女冠、後來的清涼宗宗主賀小涼,陳平安在寧姚這邊沒有任何隱瞞,一五一十都說過了前因後果。

    好在寧姚對此倒是沒有流露出任何生氣的神色,只說賀小涼有些過分了,以後有機會,要會一會她。

    但是魏晉今天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陳平安還是有些背脊發涼,總覺得鋪子裡邊,劍氣森森。

    魏晉喝過了一碗酒,又問道:“她是不是真的喜歡你?”

    陳平安搖頭道:“不清楚。”

    魏晉點點頭,又倒了一碗酒,一飲而盡後,笑道:“掌櫃自己先忙,不用招呼客人了。”

    最後魏晉獨自坐在那邊,喝酒慢了些,卻也沒停。

    世間痴情男子,大多喜歡喝那斷腸酒,真正持刀割斷腸的人,永遠是那不在酒碗邊上的心上人。

    陳平安蹲在門口那邊,背對著鋪子,難得掙錢也無法笑開顏,反而愁得不行。

    因為魏晉喝第三碗酒的時候,拍下一顆小暑錢,說以後來喝酒,都從這顆小暑錢裡邊扣去。

    晏胖子和陳三秋很識趣,沒多說半個字。

    可是那個直愣愣的董黑炭,傻了吧唧來了一句“我覺得這裡邊有故事”。

    陳平安總算明白為何晏胖子和陳三秋有些時候,為何那麼害怕董黑炭開口說話了,一字一飛劍,真會戳死人的。

    魏晉尚未起身滾蛋,陳平安如獲大赦,趕緊起身。

    原來小姑娘郭竹酒拽著幾個同齡人,鬧哄哄過來捧場了。

    郭竹酒開門見山,對陳平安直接說了句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言語,畢恭畢敬稱呼陳平安一聲“三年後師父”,繼續說道:“我和朋友們,都是剛知道這邊開了酒鋪,才要來這邊買些酒水,回去孝敬爹孃長輩!三年後師父,真不是我非要拉著她們來啊!”

    然後郭竹酒丟了眼色給她們。

    那些昨天大半夜就被郭竹酒專程敲門提醒別忘了此事的小姑娘,一個個無精打采,給了錢買了酒,乖乖捧著,然後等待郭竹酒發號施令。筆趣庫

    她們是真不稀罕從郭竹酒這邊掙那三顆雪花錢啊。

    這都給郭竹酒煩了好多天。

    有人恨不得直接給郭竹酒六顆雪花錢,可是她也不收啊,非說要湊人頭。

    最後郭竹酒自己也掏了三顆雪花錢,買了壺酒,又解釋道:“三年後師父,她們都是自己掏的腰包!”

    陳平安一本正經道:“我掐指一算,三年減半,一年半後,就可以看看是否適合收徒了。”

    郭竹酒一手持壺,一手握拳,使勁揮動,興高采烈道:“今天果然是個買酒的良辰吉日!那部老黃曆果然沒白白給我背下來!”

    有了龐元濟和魏晉,還有這些小姑娘們陸續捧場。

    酒鋪子便有了生意。

    看架勢,保本不難。

    這已經足夠讓疊嶂喜出望外了。

    疊嶂逐漸忙碌起來。

    賣酒一事,事先說好了,得疊嶂自己多出力,陳平安不可能每天盯著這邊。

    莫名其妙的董黑炭,已經給陳三秋和晏胖子牽走了。

    寧姚斜靠著鋪子裡邊的櫃檯,嗑著瓜子,望向陳平安。

    陳平安試探性問道:“沒生氣吧?”

    寧姚說道:“怎麼可能。”

    陳平安哭喪著臉道:“到底是怎麼可能沒生氣,還是怎麼可能不生氣。”

    寧姚眨了眨眼睛,“你猜。”

    陳平安哀嘆一聲,“我自己開壺酒去,記帳上。”

    寧姚突然笑道:“賀小涼算什麼,值得我生氣?”

    陳平安站在她身前,輕聲問道:“知道我為什麼輸給曹慈三場之後,半點不鬱悶嗎?”

    寧姚問道:“為何?”

    陳平安笑道:“因為寧姚都懶得記住曹慈是誰。”

    然後陳平安也斜靠櫃檯,望向外邊的酒桌酒客,“見到你後,泥瓶巷長大的那個窮孩子,就再沒有缺過錢。”

    寧姚看著他越來越不藏著的笑臉,她停下嗑瓜子,問道:“這會兒是不是在笑話我缺心眼。”

    陳平安立即收起笑臉,然後立即醒悟自己不比小姑娘聰明半點,一樣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只不過寧姚遞過了手掌,陳平安抓起些瓜子。

    寧姚嗑著瓜子,說道:“這樣那樣的女子喜歡你,我不生氣。”

    停頓片刻,寧姚說道:“但是如果你哪天喜歡我之外的女子,我會很傷心,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你不用說與我說什麼對不起,更不用來見我,親口告訴我這種事情,我不想聽。”

    陳平安伸手按住寧姚的腦袋,輕輕晃了晃,“不許胡思亂想。我這輩子可能很難成為修為多高的人,一山總有一山高,只能努力再努力,去一步步完成約定,但是陳平安肯定是天底下最喜歡寧姚的人,這件事,早就不需要努力了。”

    ————

    酒鋪子生意越來越好。

    那個陳平安反而當起了甩手掌櫃。

    每次到鋪子這邊,竟然更多還是跟那幫小屁孩聊天,端著小板凳那邊,與孩子們借那小人書翻閱。

    偶爾陳平安也會教他們識字。

    再後來,那個年紀輕輕的青衫客,吃飽了撐著錢不掙,擱著一座寧府斬龍臺不去抓住機會,趕緊淬鍊靈氣,偏要跑去大街小巷拓碑,收集了一大摞紙,然後經常坐在太陽底下,與一幫孩子們說些浩然天下的山水鬼怪故事,當起了說書先生。

    又後來,有孩子詢問不認得的文字,年輕人便拿出一根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只是粗淺的說文解字,再不說其餘事,哪怕孩子們詢問更多,年輕人也只是笑著搖頭,教過了字,便說些家鄉那座天下的千奇百怪,山水見聞。

    有一天,頭別玉簪的青衫年輕人,曬著異鄉的和煦陽光,教了些字,說過了些故事,將竹枝橫放在膝,輕聲唸誦道:“日出有曜,羔裘如濡。”

    見那人停了下來,便有孩子好奇詢問道:“然後呢?還有嗎?”

    那人便雙手放膝,目視前方,緩緩道:“驚蟄時分,天地生髮,萬物始榮。夜臥早行,廣步於庭,君子緩行,以便生志……”

    圍繞在那條板凳和那個人身邊的孩子們,沒人聽得懂內容在說些什麼,但是願意安安靜靜聽那人輕聲背誦下去。

    於劍氣長城偏遠街巷處,就像多出一座也無真正夫子、也無真正蒙童的小學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