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千零八十章 天上雨下

    劉羨陽問道:“在這期間,有夢見齊先生和寧姑娘嗎?”

    陳平安搖搖頭,“從頭到尾都沒有。”

    劉羨陽點點頭,“這就對了,在你內心深處,他們雖然至關重要,但依舊不屬於‘鑰匙’一般的角色,並非是解夢的關鍵,只因為在你看來,你跟他們的相逢,都屬於那種年幼時自己想都不敢想象的美夢成真,其實並不牢靠。還好,至少我可以確定,你是真的在做夢,而不是被誰算計了。”

    劉羨陽緩緩道:“你在冥冥之中,不管是自知還是未知,都在試圖拆解、消化自己的全部人生,重新拼湊出一個新的故事,故而這場‘做夢’就是‘做夢’,身為造夢主,置身於自己編織的夢境中,這就是這場怪夢的‘古’與‘怪’所在,過往之事,即是作古,彷彿重新走一遍嶄新人生路程,就是怪。”

    就在此時,顧璨突然問道:“你怎麼確定自己不是還在夢中?”

    陳平安點頭道:“是啊。肯定還在做夢,否則為何會來見你們。哪怕你們是如此趨於真相了,可惜我還是做夢。”

    當陳平安說出這句話,劉羨陽的面容就變成了陳平安,顧璨亦是,在這之後,又有異象橫生。

    一個少年模樣的劉羨陽變成了一具屍體,躺在泥瓶巷內。剛剛被人打死,故而是鮮活的,滿身血汙的。

    身邊的顧璨,變成了他在書簡湖時候的模樣,同樣是一具屍體,卻是乾癟的陳舊的,像是被人親手打死再被收屍回鄉,擺放在這裡,屍坐於長凳而已。

    現身泥瓶巷的劉羨陽會說什麼話,見著了陳平安之後,連同劉羨陽會生髮什麼念頭,都是陳平安的一場鋪墊和預想。

    就像顧璨將那瓜子殼故意丟入宋集薪院子當中,何嘗不是陳平安編寫的故事當中的一個細節。

    “當初在劍氣長城的半截城頭,周密曾說我之所以能夠保留希望,只是因為我始終不曾真正體會過絕望,我不信。”

    “不信,就得作出證明。若有萬一,就得未雨綢繆。所以在這個夢裡的陳平安,用了足足八十個長長短短的、既無限趨於真相又想入非非的夢境,製造了三十萬六千多個山水、建築、人事場景,把一切到達言語文字和想象力邊界的事情,曾經陳平安不會想、不敢想、敢想不能做、心力缺一即做不到的所有事情,行善的,聖賢的,至人的,將功補過的。惡的,偽善的,荒唐的,淫-欲的,暴虐的,陰險的。全部做了一遍。或被迫眼睜睜看著一切不幸發生,或主動為惡,睚眥必報,甚至是在道路上見人殺人,不留活口,死氣沉沉的落魄山,走幾步就是作古的屍體,整座家鄉小鎮的有靈眾生,都被我屠戮殆盡了,有是我咎由自取的,有心無力改變和補救的,也有我念頭作祟,撕破偽善面具,故意將那私慾一起,或是道心失守,走火入魔,濫殺身邊親近人一手促成的慘劇,既有毫無徵兆的天災人禍,又有我讓我故意為之,七情顛倒,六慾橫行,將那桐葉洲的每一種禮樂崩壞,奸-淫擄掠,橫行無忌,道德仁義一敗塗地,人間所謂美事幸運事,口舌之慾,學而優則仕成就殷實之家,耕讀傳家,或豪強一方,為富不仁,三妻四妾齊人之福,殺皇帝當皇帝,三宮六院嬪妃無數,或躋身十四境劍修,隻身仗劍殺穿整座寶瓶洲,不留活口,身心之純粹自由,好與壞,善與惡,修道純粹隨心所欲,搖擺不定行走在兩個極端中間,四種情況的人生百態,都嘗試了一遍,有些甚至是數遍。更換二十七種身份,讓君王垂拱而治的宰相,謀朝篡位坐上龍椅的武將,市井屠夫,仵作,娼妓,江湖宗師,大家閨秀,小家碧玉,鄉野村婦,雲遊僧,火居道士,河神,山君……走過或奮發或庸碌或慘淡一生。心死如灰、當場道心崩碎或是氣急身亡的好人陳平安,三十有五,從惡如崩、最終逃無可逃、且未能走出迷宮的惡人陳平安,臨了一場竹籃打水一場空,四十有六。其餘悉數形神枯槁,行屍走肉,孤魂野鬼遊蕩在迷宮內,尋死不能,求活不得,生不如死不得解脫。”

    “那個坐在輪椅上不自由的陳平安,我不敢回頭看的高大怪人,原來就是我自己。”

    “好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仍然是我小覷了心魔。錯了!我才是心魔啊,陳平安,可以可以,你可以的,這座迷宮,原來沒有出口。”

    就像突然在地上撿起了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把心關鎖。

    下一刻,場景畫面倏忽變幻。

    這個“陳平安”置身於白霧茫茫中,環顧四周過後,忍不住跳腳罵道:“崔瀺這個王八蛋,教你什麼不好,偏要教你搞壞自己的道心就沒有別人可以搞死你,你這個有娘生沒爹教的東西,賤種,狗賊,更是不學好,道德圓滿的至人也做了,惡貫滿盈的亂臣賊子也做了,憊懶不求上進的富家翁也當了,還不滿意,非要來一場正法全毀的末世、再由你這個萬年一出的聖人現世才滿意嗎?泥腿子不知死活,不知天高地厚,真是無法無天,膽敢姓規名矩?!你配嗎?陳平安,你但凡有點良心,就要趕緊收手……求求你了,放我出去吧,不然就打殺我一了百了,求求你了……”

    謾罵不休,不痛不癢,自然是毫無用處的。有意思的話再有意思,沒有意義就是沒有意義。

    他畢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化外天魔。

    它這種心魔,就像老瓷山的那堆碎瓷片,屬於廢棄殘次品。

    只因為它還夾雜著一絲一縷的人性。

    還有幾個同病相憐的“道友”,一位是陳平安揣摩出來的十一境武夫,是集人間美好、性格醇善之大成者,武神陳平安。

    即將問拳兵家祖庭,既定的迷宮出口,是此人要以人間武運徹底打散天下靈氣,親手造就出一個沒有練氣士的嶄新世道。

    一個是以劍修為主、百家學問為輔同時行走兩條大道、最終躋身十四境的練氣士,雖然作惡多端,無法無天,但是道心之純粹,是一種堪稱最為理想的杳冥狀態了,練氣士陳平安,以大自由橫行於再無十五境修行坐鎮的數座天下。

    剛剛反殺女冠吾洲,用鳩佔鵲巢的神通,得手了那門遠古鑄造法。這條迷宮出口道路,是憑此躋身十五境,登天做掉周密,打碎遠古天庭遺址,重新佈置人間。

    還有一個既非練氣士也不是武夫的遲暮老人,守著一畝三分地,讀過書當過官,年老了就歸隱山林,含飴弄孫,閒暇時校書。

    最後一個是“吃掉陳平安”的周密、周密再被反客為主的陳平安,遠離人間,遙遙凝視著人間的所有悲歡離合,看著所有熟悉的親朋好友,結怨的仇人,一一老去再一一老死,只是獨自守著遠古天庭遺址,一如當年,獨立劍氣長城的城頭,只是這次是長達一萬年。

    這處心相景象之一。

    心魔“陳平安”罵累了,重重嘆息一聲,並無境界的一副凡俗夫子身軀,此刻眼中所見,卻可以同時看到四方天地。

    一方是至聖先師帶著後來的文廟十哲、七十二賢的三千遠古書生,浩浩蕩蕩遊學人間。

    一方是宛如佛國某座法壇,佛門龍象,高僧大德,金身羅漢,層層疊疊,漸漸高去,最終是四尊菩薩法相巍峨,以及更高處頂天立地的佛祖。

    一方是道祖手託白玉京,五城十二樓內,不計其數的道士仙君如青鶴群立,數百靈官矗立青雲端,環繞拱衛白玉京。

    一方是自己“陳平安”,面帶微笑,身形之高,分不清是真身還是法相,雙指併攏,豎在身前,俯瞰那小如螻蟻的心魔。

    下一刻,大小顛倒,心魔高如人間所有山嶽疊加,身形大如星辰,先前四方景象瞬間小若塵埃,變成心魔陳平安居高臨下。

    那個雙指併攏的青衫虛相陳平安,抬起頭,微笑說出二字,雷聲大作,口含天憲,言出法隨,“外道。”

    餘音嫋嫋,響徹天地間,好像接連不斷說出了“外道”二字數以百萬計。

    這尊心魔當場崩碎,化作塵埃一般,散入位於迷宮中央的“戰場遺址”,匯入無數具累累白骨之中。

    堆積成山,築造京觀。夢境總計才是八十個,但是“同一個陳平安”卻可能走上了成百上千遍,甚至有可能走了一萬次。

    一個雙眼粹然金色的陳平安坐在白骨京觀之巔,搖搖頭,看來不太滿意現在的成果,進展過於緩慢了,自言自語道:“看來我們得更換一條底層脈絡才行了。”

    親手佈置的第六層“迷宮”,心境景象不可謂不復雜,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九個符籙分身的所見所聞越來越豐富,身為竹樓總閱官的不斷補充這部書本內容,當下已經“成形”的身外人,已經有三十餘萬,稍具雛形的,近期增添的也有兩千多個。

    殺心中賊,就是一場場自殺,殺來殺去,都是形形色色的“陳平安”,以及兜兜轉轉不得離開迷宮的自己。

    一襲青衫憑空飄然現身,雙手縮在袖中,這一粒心神所化的真實陳平安,眯眼道:“就此停步了嗎?”

    面對元嬰境瓶頸,面對心魔,修道之人是沒有“天才”一說的。

    唯有天才中的天才,像寧姚,符籙於玄,哪怕直面心魔,才可以依舊輕鬆蹚水而過。

    陳平安就只能……勤能補拙。

    於玄當時在山頂那邊,覺得這是一句陳道友的玩笑話。

    如果老真人能夠親眼目睹這片遍地屍骨的戰場遺址,興許就會感嘆一句陳道友所言不虛、確實以誠待人了。

    金色眼眸的白衣陳平安自嘲道:“差不多點就得了,老規矩,見好就收。純粹武夫在此練拳何止數千萬拳,劍修在此演練劍術、推衍劍道何止一萬年,就連那些符籙在內亂七八糟的手段,都學得差不多了,方才這頭心魔的腦子,已經屬於幾萬個我們裡邊最好的那一小撮了,都想到了迷宮邊界所在,就是言語和思想的邊界。可惜。”

    可惜,九個分身一直在看人看事看書,尤其是那個有意讓念頭生髮、不拘束心猿意馬的練氣士分身,舉動形若“開天闢地”。

    故而每一個當下的“陳平安”,永遠無法觸及邊界。

    光陰在此流逝速度近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座沒有出口的迷宮牢籠,只要陳平安一天打破心魔躋身上五境,就是……無止境。

    再就是可惜,在心相天地之內,所有陳平安悟得的劍術、拳法和符籙等一切神通術法,都是空中閣樓和鏡花水月,憑此帶來的修士和武夫境界,都需要歸還給虛無,甚至就連某些玄妙心境、武夫心態都帶不走。不過可惜歸可惜,並非沒有裨益,恰恰相反,白衣陳平安所謂的可惜,只是一種大打折扣,嫌棄耕耘和收穫太不成回報,只說將某些拳招查漏補缺、反覆演練至爐火純青境地,又比如畫符一道,所有陳平安以往只能說是會畫、能夠畫成的數十種符籙,都可謂到達一種化境的極致了,甚至還創造了十幾種天馬行空的大符,只要將來陳平安收回所有分身,開始著手“真正”繪製這些推演而出的符籙,哪怕只有一種符籙是可行的,最終成功被陳平安繪製出來,就都是賺。

    青衫陳平安問道:“就不能一步跨過玉璞境和仙人境?”

    白衣陳平安譏笑道:“做夢自然是可以做夢的。”

    長久沉默,天地寂靜。

    他問道:“顧璨當真看出我們的不對勁了?”

    他說道:“看出來了,但是他對我有信心。”

    “我覺得我們很可怕。”

    “所以外人不得而知。”

    “我覺得你更可怕。”

    所有事情,“你”不願反覆記起的此間過往,就一一變成了“遺忘”,成了加固禁錮神性之“我”的牢獄柵欄。

    “那你就別來招惹我,不要奢望分出彼此,再試圖反客為主。只要有此心思,最終下場如何,我們都很清楚了。”

    他笑著望向一處,那是迷宮最後一把鑰匙所在,景象是家鄉那條泥瓶巷,一個揹著籮筐的孩子,一個長大後的自己。

    一大一小,相背而行,各自走到了小巷的一端。

    孩子那邊,巷外視線昏暗,可能是黃昏過後,天就要黑了,可能是要天亮了。

    陳平安那邊,可以看見巷外的景象,偶爾電閃雷鳴,大雨滂沱,道路泥濘,偶爾漫天風雪,積雪皚皚,也有明月夜,或大白天。

    陳平安說道:“那就聽你的,見好就收。”

    先前無數條火龍游蕩於舊驪珠洞天境內,這份異象之所以會被“劉羨陽出聲道破”,就在於陳平安覺得不該止步於玉璞境。

    而那些氣象恢弘的金色火路,便是陳平安曾經的足跡所至。

    他如釋重負,打著哈欠說道:“那就止步玉璞了?”

    “爭取玉璞境瓶頸吧,如此努力修行,道心受天磨,結果只是破開元嬰瓶頸,好像有點說不過去。”

    陳平安點頭說道:“那就再打造幾個自己,其中有以末代隱官身份叛出劍氣長城,與斐然和蕭愻碰頭,開始一段蠻荒故事。”

    他苦著臉說道:“其餘幾個,我都有數了。欺師滅祖這個,需不需要大舉反攻浩然,如果需要,這可是一本大部頭書籍了!”

    陳平安說道:“你開心就好。對了,再加一個,方才那個自己的解夢方式挺有意思的,那就再多增添七八重夢境好了,你記得在地上故意給他預留幾把鑰匙就是了,若是錯過了,你看著辦,終究得讓他記起來。至於他以為的最終迷宮出口處,景象……就這麼設置,夢裡蝴蝶翩翩然,道心清澈一身輕,至於他的名字,就取名周正,端莊……都太馬虎了些,周莊?名字好像太平常了,那就叫莊周好了,莊周得見蝴蝶身的莊子,大哭一場,窮途末路,才知依舊是夢中夢。”

    他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這個想法不錯,比較新穎了,可行可行!”

    陳平安提醒道:“玉宣國京城內的那本書,你再在那些細節上琢磨琢磨,他們結局放置在七八百年後,好像篇幅還是太短了。”

    他白眼道:“需要你說這個?!”

    陳平安笑道:“只要你在說‘你’就證明需要。”

    他欲言又止。其實陳平安是故意這麼說的,他知道,陳平安也知道他知道,雙方都知道,心知肚明,哪怕期間層層疊疊無數個自己,百萬千萬個念頭反反覆覆,否定再肯定……答案都在自己。

    他臨了只是輕聲詢問一句,“遣詞造句,不如煉字。既然如此虔誠,又堪不破空空與無無,可別當和尚去啊。”

    陳平安啞然失笑,“一言一行都是在廟燒香,直指本心拜佛就是拜己,何必剃光頭遁入空門。”

    人間天涯和海角,大道陰陽與幽明,好夢最難留,被雞鳴啼破,客子收拾眉尖眼尾心頭情緒,才知會合乃非人力能。

    落魄山中,青衫陳平安睜開眼睛,天邊泛起了魚肚白,夜幕已盡,大日將起,大白於天下。

    化名陳跡的教書先生,已經走在從鄰居村落住處去往學塾的鄉野路上,突然停步轉頭,身後空無一物,唯有來時道路。

    明明是萬里無雲的天晴時分,陳平安手中卻拿著一把油紙傘,略顯孤單走在路上,時不時抬頭,好像等得一場滂沱大雨。

    走著走著,果不其然,人間等來了三教祖師一場散道。

    天上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