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蜀蜀 作品

第二十五章帝王之道,順我者昌

  面對帝國老臣們的嬉笑怒罵,趙昊面無表情,扭頭看向王賁,冷冷地道:“通武侯之前說,我秦國有《商君書》,那敢問通武侯,商君是哪國人?

  彙編《韓非子》的韓非,是哪國人?

  撰寫《尉繚子》的尉繚,又是哪國人?

  就那《呂氏春秋》,也是衛國商人彙集百家典籍而成的大典,可有一本是我老秦人編撰的?”

  “不思反省,只顧所得,一葉遮目,不見泰山,誰更愚蠢?!”

  “你.....”

  王賁被訓斥的啞口無言,想要反駁,卻找不到依據。

  因為趙昊說的是事實,還真沒一本是老秦人編撰的。

  “我秦國強盛的原因,是吸引了六國之才,六國的先進文化,早於我秦國的發展,這是不爭的事實!”

  “再說容與不容的問題,何為容?兼存也!共存也!”

  言罷,趙昊抬頭看向李斯:“任何大道,不是不能容,是取捨的問題,一家獨大,不是大道!”

  “照公子昊這般說法,何謂大道?”李斯橫眉冷對道。

  “別急,且聽我說完。”

  趙昊抬手示意了一下,接著道:“在談大道之前,先說說我們熟悉的孔孟之道,大家都清楚,孔孟之道不適用於亂世治國,因為沒有武力去捍衛自己的國家,空有仁德是沒用的。”

  “畢竟,孔孟之道抵不過我大秦百萬雄兵。”

  “哈哈哈!”

  帝國老臣,皇子王孫們鬨笑一陣。

  儒家博士尷尬得面紅耳赤,卻沒任何人出言反駁。

  因為他們知道,趙昊說的也是事實。

  只是讓他們當眾承認,他們是絕不會承認的。

  可趙昊也沒想讓他們承認,又繼續道:“但是,我秦國之霸道,就沒有缺點嗎?”

  “我可以肯定的說,有的,任何大道,都有缺點。

  比如孔子講中庸之道,為何不容少正卯?

  墨子講兼愛之道,為何不容暴君,暴政?

  法家講愛民之道,為何不容疲民,不容遊俠,儒生?”

  “究其根本原因,正如李廷尉所言,大道不容!”

  “既然如此,公子為何還要強行兼容?”李斯冷著臉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