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作品

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

  劉承祐眉頭一凝說道:“藏用可善理後事,你身子不便,未免觸景生情,還是在宮中休養,下葬之日,再行出宮,送婦翁最後一程!”

  不過,一向對劉承祐言聽計從,恭順有加的高貴妃,此番卻固執地看著他:“請官家成全!”

  “罷了,你有此孝心,朕又豈能強行奪情,回宮收拾收拾吧,朕允了!”劉承祐嘆了氣。

  “謝官家!”高貴妃又沒能忍住眼淚。

  回到宮內,正坐御案,沉思良久,召來李昉,盯著他,問:“那些違制,私自進京弔唁的軍將,可曾都記清楚了?”

  “皆聽陛下之意,錄寫下來了,一共十三人,都是近畿禁軍、鎮軍將領,其他人,或有告假,或在休沐,故未記錄!請陛下御覽!”迎著皇帝的目光,李昉有些小心,呈上的一張薄紙,明明輕若飄萍,他卻一副如捧巨石的樣子,手微微在抖。

  接過,劉承祐瀏覽了一遍,沒有什麼高級將領,都是中層軍官,高行周的舊部,帶著點感慨,說:“這些人,都是忠義之士啊,朝廷當大用,明遠,你說是不是啊?”

  聞問,李昉仍舊小心地應道:“陛下說得是!”

  當然,李昉表情上流露出的,分明是“陛下說是就是”,只是不好明言罷了。見其小心翼翼地樣子,劉承祐擺擺手:“去看看,有什麼新的奏疏!”

  “是!”李昉鬆了口氣,轉過身去,心中感觸頗深。

  天子對高氏之榮寵,可謂深厚,幾不於皇后、惠妃所出符氏,但是,雖然只讓他記錄了一些中下層軍官的名字,李昉便有一種聖人難測,如履薄冰的感覺。

  劉承祐又將那份名單瀏覽一遍,輕輕地拿起,取出鑰匙,鎖到他的一處積攢多年的“密檔”之中。

  對於這些軍官,劉承祐沒有大懲的意思,畢竟彼輩也算出於道義,再加高行周才死兩日,他也不便對其舊部動手,那樣顯得吃相太難看,不利於他大漢天子的形象。

  不過,終究是違了例,大懲沒有,小誡卻少不了,必須得有所警告,還有彼輩上官,也有御下不嚴之過,在劉承祐這邊,都記錄在檔......

  “陛下,金州防禦使馮暉病故,下屬將吏,共推其子馮繼業為留守,上表朝廷,請封!”李昉帶給劉承祐一則消息。

  金州防禦使馮暉,也是沙場老將,久經戰事,歷仕四朝,出身於大名鼎鼎的“銀槍效節軍”。自後晉天福四年(939年)起,十年間,兩度出鎮靈武,羈縻涼州、河西之地,任上恩撫並用,還與藥元福合力大破党項,功績斐然。

  不過,在乾祐四年,劉承祐下詔以鄭國公史弘肇赴邊,為朔方節度使,馮暉自然而然地,被調離。此公還算識趣,老實聽調,據說是其年近六旬,身體虧壞,縱有心也無力與朝廷相抗,再加當時党項雜虜作亂,不甚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