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作品

第65章 選擇

  當然,要問他本心如何,絕對是不願雖遼廷北上的,但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吶。

  站起身,馮道的表情很嚴肅,踱著步子,長吁短嘆的。現在,於他而言,唯一值得慶幸的,便是家人子嗣,沒有隨他赴汴。

  “這麼長時間了,一點消息也未傳回。也不知,信有沒有送到晉陽,有沒有聯繫到?”不由得,馮道遙望西北,心中暗念道。

  不過,很快表情間苦澀更甚。就算聯繫到了,遼主率師數十萬,劉知遠又豈會窮河東之力去衝擊契丹大軍。思索間,馮道對他晚年的生活不報什麼希望了,哪怕他已經是半截身子入黃土的人了。

  “沒準,老夫日後,真要長眠於異國他鄉了......”面浮蕭瑟,語帶惆悵,馮道捋著長鬚感慨道。

  情緒中透著憤懣,不過,僅此而已。

  ......

  與馮道沒得選擇相比,契丹統治下,中原各州石晉的遺臣降將們的選擇,可要多多了。

  東京以西百里,汴水之上,一支船隊溯著河流緩慢地向西行駛著。船有數十艘之多,桅杆上揚著遼旗,都是大船,吃水很深,可以想見,船上的貨物很沉重。

  這支船隊,發自東京,船艙中裝載著的,大部分都是遼軍收繳的各類軍械鎧甲,準備走水路,運往北方。

  船上,除了擬楫的船伕外,護送的軍隊,大多是原晉軍降卒,護船士卒加起來,得有個上千人。當然,還有一百來人的契丹人隨行監督著。

  這支晉軍降卒,能被派來運輸甲械這等軍事物資,顯然是得到了契丹人“信任”的。他們的統領名叫武行德,原本在晉朝禁軍任一軍都虞侯,去歲契丹大軍入汴後,與大多數石晉軍隊一向,俯首而降。

  投降之後,武行德便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漢奸,契丹人面前的積極分子,十分賣力地迎合,替其賣力,取得了契丹人的信任。直到今日,被委以要務。

  其中一艘船上,武行德穩穩地站在船艄,目光掃過汴河岸上一處鎮甸。房舍連片,靠著汴水,本該是一處繁華大鎮,然而此時卻是一片蕭索之狀,冷清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