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想 作品

420 鹽漠

    奪門便是強攻城門,並且至少需要一根攻城錘。最簡陋最原始的攻城錘就是一根粗大的木頭,由一隊不怕死不要命的士兵抬著這根巨木,從遠處助跑過去猛烈撞擊城門。一次不行就來第二次、第三次,終究就有可能將城門後面的門閂撞斷,繼而衝入城內與敵軍廝殺。

    這也是之前甘聖帶領夜遊後軍前往黑桃鎮剿滅那夥鬼匪時採用的戰術,雖然簡單粗暴,卻十分有效。但是奪門戰術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快速、安全地靠近城牆,以及需要付出多少條人命後才能奏效?

    而蟻附攻城就更蠻不講理了!

    古代攻城戰,如果攻城一方兵力完全佔優又久攻不下時,暴戾的主帥就會孤注一擲,下令蟻附攻城。其實這個名稱就已經描述得足夠形象了,便是讓人像螞蟻一樣利用雲梯或者在城牆下搭起土臺,直接爬上城頭與守軍交戰。

    這種攻城戰術是最慘烈的一種,尤其是攻城一方必然會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所以一旦攻下城池,往往勝利一方就會進行屠城,對守軍和城中百姓大肆報復。元朝時的蒙古軍隊就經常採用這種攻城戰術,先驅使戰俘和民工擔土築起土臺,再派上自己的敢死隊強行登城。破城之後,十有八九必定屠城。

    可陰軍的人數在這場攻城戰中並不佔優勢,也沒有那麼多的兵力去浪費。為了攻佔這麼一座鬼城而損失寶貴的兵員,對於陰軍來說絕對是得不償失的做法。所以一項一項的選擇排除之後,目前適合陰軍採用的似乎就只有強攻城門了。

    陰軍眾將校很快就對此達成了共識。不過,還是有人提出了另外的一些建議。比如張浦就提出了可以先派大嗓門的軍士到城下罵陣,試一試鬼帥的“臉皮厚度”。如果它耐不住寂寞而憤然領軍出擊,在開闊地野戰可就是陰軍的強項了。

    日遊元帥覺得此計雖不算妙計,但試試倒也無妨,便同意了。於是,前面三日陰軍就派了數名嗓門大,“罵功”又比較厲害的軍士走到鬼城的射程範圍外,大聲叫罵,有多難聽就罵多難聽。

    但是,陰軍有人會罵娘,鬼軍那邊也是鬼才濟濟呀!

    況且鬼軍還佔了地勢高的好處,站在城頭上對罵還能讓聲音傳得更遠。所以日遊、夜遊兩位元帥即使躲在軍帳中,也逃不掉這種無形的遠程“心理攻擊”。

    “罵戰”進行到第三日,由於不適應鹽漠裡乾燥又帶有鹹味的環境,陰軍士兵早已口乾舌燥,嗓子疼痛。而明顯技高一籌的鬼軍反倒越罵士氣越高。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日遊元帥派出使者走到鬼城下,給守城士兵傳話說:希望鬼帥能出來與他見一面,雙方主帥就在兩軍陣前談一談招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