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西風半部沙 作品

第1167章 另闢蹊徑,佔領賽道

鄭教授嘴上說能夠給與的指導有限,實際上卻給了季東來以及孫鵬飛重要的方向。

尤其在微波能量集中層級,波長,以及物性方面,很多內容都是兩人第一次聽到。

首先微波本身是電場和磁場的組合,不是熱量,但在介質中可以轉化為熱量。當微波作用於介電材料時,產生電子極化、原子極化、界面極化及偶極轉向極化。

電子極化和原子極化的建立及消除所需時間比微波電場反轉的時間要短得多,因而不會產生微波加熱。

界面極化及偶極轉向極化產生的極化強度矢量落後於電場一個角度,產生與電場同相的電流,構成了材料內部的功率耗散,進而轉換成熱能。

即,微波加熱依靠介質材料在微波場中的極化損耗產生熱能,熱量產生於材料內部而非來自外部加熱源。

分子原子以及化學鍵之間的結合,說的模糊一點需要能量,引力。

實際上引力在專業領域就是磁性,這點在對國外材料翻譯的時候有些人是頻繁的弄錯,國內的化學界沒少鬧出笑話,尤其只讀書不求甚解的很多人。

微波作用在碳氫鍵身上,給分子鍵更多的矢量力,讓這些分子鍵具有更多的方向性,利用磁性讓這些分子重新排列,進而產出更多的不同產品。

真可謂,用微波真的可以做成上帝做過的事情。

按照實驗室的數據微波是頻率在0.3ghz~300ghz的電磁波,通常用於加熱的微波頻率為915mhz和2450mhz。

當電磁波遇到物料時,電磁波可以被反射、穿透、吸收或這三種作用的任意組合,不同物料下微波的3種響應。

電磁波遇到微波透明體或微波絕緣體,微波通過但未被吸收,如玻璃、塑料和瓷器等絕緣體;電磁波遇到介於絕緣體與導體之間的物質,能夠被吸收;電磁波遇到微波反射體或微波導體,微波被反射,大多數導體都能夠反射微波,如鐵、鋁等金屬。

除此之外,混合吸收材料作為複合多相材料,至少有一個相作為吸收相(高介電損耗材料),而其他相是傳輸相(低介電損耗材料),這種材料充分利用了微波的選擇性加熱特性,可加熱特定部件,同時使周圍材料相對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