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1174章 技術革新難短時(第一更)




    外來人口多,家禽養殖也多,尤其是鴨子,養殖牲畜的人成本降低,不能再多賺了。”



    李易說整體情況,突然發現包兒小眉頭抬了下。



    招呼:“桃紅,到旁邊換。”



    桃紅放下筷子跑過來,把推車推到角落,拿來乾淨的尿布。



    寶寶張嘴剛要哭,又突然停住,桃紅那邊處理完,拿著東西出去。



    “增產多少?”王皇后看自己的兒子,小傢伙吃完一個煎蛋,雙手抓羊排啃,吃一臉油。



    “說是一倍,我估計能有五成就不錯了,他們喜歡把數字誇大。



    估計會穩定在畝產三石,在肥料充足的情況下,原來水稻之有兩石。



    少,翻倍是四石,不可能,我所知道的最高畝產為十三石,雙季稻,一季只六石。”



    李易不相信司農寺給出的數據,要是吹的話,畝產萬斤都算少的。



    “只六石?種雙季?啥稻?”王皇后對百分之五十已經很知足了。



    “超級稻,還是種現在的新稻和秈稻吧,畝產十三石,要等,等司農寺,也等化肥工業化。”



    李易短時間內從未指望過大唐出現超級稻,因為缺少一個人。



    現在京兆府在大量使用農家肥和礦肥,土地的產量才高。



    大唐其他地方,南方能種雙季的水稻和小麥的地方,維持在三石,一年三石。



    京兆府一年水稻兩石,水網和肥料作用大。



    糧食別說增加產量百分之五十,哪怕百分之二十多,一年下來,種天的百姓就不用再借錢了。



    多出來的是兩個多月的飯,青黃不接才幾個月?



    “過了幾年了,想起以前的事,恍若昨日。”王皇后感慨。



    她看著李易怎麼帶著京兆府百姓改善生活的,然後向更遠的地方延伸。



    一點一點的,看上去每一次提高都不多,等加起來,才發現,百姓收入翻了幾倍。



    那邊武婕妤沒回來,坐在車邊奶孩子,寶寶整個過程沒來得及用哭來提醒人,就全解決了。



    武婕妤一邊喂兒子,一邊說:“再過幾年,大唐處處京兆府。”



    “不可能,官員的能力不一樣,有的官員心中沒有百姓,偏遠地方的官員,更願意當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