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865章 所謂細節已在懷(第五更)




    信呢比較輕,可以攢多了一起送,價錢自然便宜,有一分的、二分的、三分、四分、五分的、六分、七分、八分的……”



    “現在有嗎?給為兄看看。”李隆基覺得自己等政事堂研究細節的時間純粹是浪費。



    “有,我揣兜裡了,準備隨時遇到老畢的時候給他看。”



    李易說著對旁邊的也泡的輕鬆使個眼色。



    青松起身,穿著泳衣去取李易的衣服。



    衣服拿過來,李易在衣服上擦擦手,掏兜。



    李隆基也在李易的衣服上擦手,準備接。



    李易拿出來一摞小郵票:“從一分到一錢,一共十種,一到十都有。



    從一錢到一百錢,一共九種,一、二、五、八、十、二十、五十、八十、一百。



    之後是二百錢、三百錢……一緡。一緡之上就是十緡。



    暫時就這些,後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隨時都能改。



    一版一版印,成本低,一分的也有一點利潤,太少了,可以忽略不計。



    郵寄的時候,不存在一分的情況,至少得四分,一分、二分、三分是用來湊數的。”



    李易把郵票給李隆基看,低面值的圖不是很複雜,套色卻跟兌換券一樣。



    高面值的就複雜了,以免別人造假。



    若想造十錢以下的假,造吧,賠死你。



    李隆基看著郵票:“從哪到哪,多重的信和多重的包裹都規定好了,然後貼相應的郵票?是不是還要蓋個印?”



    李易豎大拇指:“三哥睿智。”



    “這個需要用漿糊來貼?到是方便,周圍的小齒是作甚的?”李隆基發現郵票邊緣了。



    “打的孔,方便大張郵票撕開,至於說漿糊,後面抹了,沾點水,哪怕是口水都行。”



    李易按照自己那時的郵票來操作,有聯孔,還有背面帶膠。



    他那個時候有的人就不知道,非要再買膠水去貼,沾點水其實便可以了。



    有人知道這個情況,還是買膠水,幹什麼用呢?在郵票的表面上塗。



    這樣蓋完印,郵寄過去,用橡皮擦,就能把印給擦掉,還能再次使用。



    曾經的筆友為了省錢,就這麼幹,佔國家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