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826章 今年計劃為哪般(第二更)




    他發現了,歷史的資料越來越偏離。



    在他影響京兆府的時候,朝堂的稅收增加,情況就不同。



    ……



    長安城中的冰雕化了,百姓幫著給送出去。



    街道清理乾淨,不然下雨化水,顯得潮溼。



    雪橇顯然是不能走了,好在修到各個縣的路是有石子鋪就,主路不那麼泥濘。



    大家等著水網的水能夠行船,便能踩著船往來。



    京兆尹下令,要求百姓繼續燒炕,春季潮溼,寒風透骨,再堅持燒一段日子,以免生病。



    源乾曜在宰相的位置上被弄成了京兆尹,顯得不併是很消極,反而積極起來。



    至少他還在長安城裡當官,官職不算小,敢抱怨,就直接放到地方當刺史。



    京兆府的百姓都在等,等茶葉,茶葉一旦能夠採了,他們會採來賣到李家莊子。



    百姓知道李家莊子用茶葉賺到幾十上百倍的錢,卻不覺得自己虧。



    李家莊子若是茶葉賺得多了,保證還要拿出來幫忙修路和改善民生。



    在百姓眼中,相當於自己賣了茶葉還撈了好處。



    以前一說修路,大家不覺得如何,路好不好,該走還是走。



    當整個京兆府的路全好走,村村通時,百姓終於發現不一樣了。



    往來速度比以前快好多,大量的牲畜應用後,節省的時間能夠幹不少賺錢的活兒。



    在百姓為今年的好日子準備時,李成器跑過來找李易。



    “路好走之前的最後一批還算鮮的東西,省著點吃。



    等天暖和了,不反潮,今年登州就可以繼續運凍的東西過來,去年冬天儲備了很多冰。”



    李成器過來送凍的海鮮,包括牡蠣、扇貝、帶魚。



    海白菜就不用了,海白菜和海帶,也就是價格很高的昆布,曬成幹即可。



    “海白菜賣得還行?”李易問起看上去最不值錢的東西。



    蝦、帶魚,他吃了僅僅是自己滿足口腹之慾。



    “好賣,價錢高了,報紙上一說吃了不得大脖子病,大家都買,還說什麼鐵呀、鋅呀什麼,百姓信你。”



    李成器不知道改抱怨,還是該高興。



    他派人到海邊賣海白菜,價錢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