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770章 天下治世可無貪




    李易不想把好處給任何一個部門,這跟他那個時候的武警不一樣。



    他那時候的軍隊厲害,武警處在第二位置,然後消防又剝離出來。



    社會需要,才有改變。



    現在是折衝府要裁撤,進行募兵,地方上新招的人員,屬於募兵的一種。



    他們會重點培養,一般是處理亂七八糟的事情,若有需要,戰爭中他們來負責輜重,顯然比普通的百姓厲害。



    “由陛下垂直管轄?”李隆基感興趣了,對呀,自己管。



    “讓太監去管,落實到州府,由州府出令。”李易喝兩口湯,把太監推出來。



    太監也是人,許多時候太監辦事比正常的官員跟仔細。



    並不是史料上記載的太監如何不好,那是文人寫的史料。



    太監再不好,有哪一次亡國是太監的原因?



    明朝的東廠、西廠,太監幹過多少次害民的事情?他們一直是為了平衡官場,收拾官員。



    太監行事有一個原則,別管過程怎麼樣,保證是為陛下辦好了。



    李隆基想了想:“太監下到州府協調縣裡的事情,錢財如何轉換?”



    “地方稅收,按照比例給太監,大唐第一巡查團去監督。只要做到了勤調換,巡查團裡外派辦事的人就不可能出問題。”



    李易並不在乎太監貪不貪,把事情辦了,百姓拿到實惠,才是正理。



    李隆基考慮的不同:“巡查團的人過去,難道不會收好處?”



    “半個月派一次,考科舉的許多人都等著安排官呢,讓他們去巡查,一撥接一撥,收好處?地方給好處都給不起。”



    李易有辦法,多派,人多呀,沒事派一支隊伍出去,哪個貪墨的人想收買,他需要一次次花錢。



    花的錢比貪的還多,給少了人家不幹啊。



    其實根本不存在治理不了的腐敗,而是不能徹底去治理。



    腐敗太嚴重了,一下子從頭往下收拾,官府的運作要中斷。



    “好辦法。”李隆基不用李易多說,想到了關鍵之處,多派人,一次次派。



    “官員貪腐如何能杜絕?”李隆基又問了一個不現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