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263章 珍珠可養教育重(第五更)




    李易自然知道誰真正對他好。



    “想養著,等得了利,海邊的人自然會願意好好幹。穩定了,咱們養珍珠。”



    李易還有好賺錢的方法,魔方那等東西隨便扔出去。



    “珍珠?珍珠能養?”李成器知道珍珠,能把玩、能吃、能抹臉,王府中每年要消耗許多。



    “能,在大的貝里面養,有許多種方法,最好用的是種,把異物塞進去,最後會出珠子,一兩年是不行,要久一些。”



    李易對大哥不保密,何況兩句話要說能會養珍珠,那成神了。



    李成器相信:“幾年不怕,總歸是叫人去做,我等還有其他事情忙碌,日子一天天便過去了。”



    他了解一些情況,看貝,貝大的,年頭多的,若是有珍珠,珍珠就比小貝的大。



    “等吃過飯,我寫下來,大哥拿去教人學。”李易說著夾一個煎的餃子蘸蘸蒜醬吃。



    沒有元宵,別人沒說有,李易就不做。



    元宵他不愛吃,粘,胃不舒服,還有月餅也不喜歡吃,油太大。



    自然,粽子對胃同樣不好,吃一兩個可以,能吃很多的,說明胃足夠厲害,經常吃這種糯米麵的食品。



    所以昨天莊子包餃子,吃餃子在北方地區來說是件神聖的事情。



    尋常人家不能天天吃,素餃子都不行,種出來的麥子只能自己家留一點,其他的是黃米。



    然後還有高粱、小米什麼的。



    種黃米、高粱、小米、大麥等作物,對人工要求少。



    種水稻才是最搭人工的,即便是種上了,還要引水、放水。



    於是昨天餃子包多了,天氣已經不適合冷凍,蒸出來放一晚上。



    今天早飯大家努力吃,繼續蒸一下不好吃,又沒有微波爐。



    放平鍋上煎,寫了字:小口小口咬,不要碰破嘴裡面,東主還要給你醫。



    多麼樸實的話語呀,李易就很小心,不然自己治不是問題,問題是疼。



    李成器也選擇餃子,一邊夾起來蘸陳醋,一邊說:“易弟,只有在你莊子裡才能發現,冬天吃有肉有蔬菜的餃子是個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