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116章 工坊熱鬧無閒暇(第四更)




    還有的是用腳踏是粉碎機,把煮出來的東西打得碎碎的。



    不用再放到木桶裡用棒子搗來搗去。



    之後把這些漿子用蔑席撈一層,放進屋子裡的木頭架子上晾,屋子中有火道升溫。



    等幹了,一張張揭下來就是紙。



    不同的材料做出來的紙也不一樣,上廁所的毛邊紙是用草做的。



    寫字的紙用竹子、麻和樹皮做,再加進去一些別的東西,用起來很好,比如明礬、石灰。



    造紙是個技術活,但幹活的人發現,到了莊子,是個力氣活。



    技術障礙不存在,東主都給安排好了。



    甚至包括了殘液的處理和再利用,按照流程幹就行,其他的無須考慮。



    造出來的紙除了上廁所,就是給大家寫字用。



    另外的墨也自己造,燒窯會出現各種炭灰、碳灰,用這些當原料,制普通的墨和油墨。



    用的毛筆是竹管加毛,找狼的毛費勁、兔子的毛也得弄兔子,其他的毛,有得是,選吧,又不是寫書法,能寫就行。



    硯臺找合適石頭,細密的。



    不需要達到墨不易幹,又巖墨的速度快那種。



    制墨的時候,液體狀態下的直接盛一碗,蘸著就寫了,非要做成墨錠,然後再磨一次?



    於是莊子上的文房四寶一條龍,全有,咱不買了,俺們莊子窮,東主沒錢,只能自己造。



    加上紡織的人和燒窯的,人手不夠了。



    “要不說不能起工坊呢,明府,此事拜託你了。”李易在莊子上請裴耀卿吃飯。



    去長安城裡請來的,裴耀卿接到邀請,二話不說便趕過來。



    一個只有一千畝地的人,請長安令去赴宴,顯然不現實。



    然,李易請,裴耀卿來得那叫一個痛快。



    午飯前請的,說是明天,結果飯都沒吃,裴耀卿便匆匆趕來。



    李易也沒吃,正好一起吃,邊吃邊說。



    吃之前,裴耀卿忍著餓,先去逛一圈作坊。



    他以為是會像其他作坊那樣,一群黑瘦的人,穿著單薄的衣服凍得瑟瑟發抖,在冷風中拼命幹活。



    結果看到的是一群穿著好幾層衣服,戴帽子、口罩、手套、穿毛靴的人說說笑笑工作。



    此刻他看著李易,重新打量,似未聽到李易說的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