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澄明 作品

第556章 廢除鹽引




    看得出來,在製作各種豆酒、白酒。



    “你讓朕看什麼?”



    “盛世,道理就蘊含在釀酒中。”



    弘治皇帝再看過去,也沒看出來什麼由頭。



    李東陽不解,就憑這樣的幾句話,想要陛下取締鹽政,毫無可能。



    可嚴成錦從不做無備之事啊?



    王守仁陷入沉思,時而看向嚴成錦。



    嚴成錦道:“這些村民食不果腹。



    良鄉建了酒廠,每月可領半兩銀子,他們能買耕牛,糧食和鐵具。”



    大明有的是地,沒有耕農和鐵具,無法耕種。



    這個道理他們早就明白。



    “你讓陛下冒險出宮,就為了看這個?”蕭敬埋怨。



    弘治皇帝蹙眉:“可這和鹽引有什麼關係?”



    “臣還不能說,去了良鄉,臣才能說明白。”



    鹽引沿襲了百餘年,想要說服陛下廢除,並不容易。



    要廢止,需徹底讓陛下明白才行。



    若陛下執意要取締,百官就算跪上三天三夜,也無力阻止。



    坊間雖然有鹽商抵抗。



    但良鄉蓄力兩年,能穩定大明的商業局勢,有一丟丟力量可與晉商的鹽幫抵抗。



    鹽商雖多,卻只佔大明經濟支柱的四分之一。



    還有絲綢、茶葉和古董,這些商人不會抵抗。



    就算鹽商不賣鹽,良鄉也有製鹽的技術,能讓天下百姓吃上鹽。



    李東陽三人垂口苦思,好奇嚴成錦究竟要向陛下說什麼。



    到了良鄉,街道依舊熱鬧非凡,商人興高采烈召呼工人,將貨物搬上馬車。



    嚴成錦說出謎底:“正是鹽引,阻止了大明盛世。”



    弘治皇帝一頭霧水,李東陽幾人已經有點生氣了,你這傢伙到底在說什麼?



    “陛下和諸公且看,良鄉有各種買賣和貨物,為百姓提供需求,所以繁盛無比。



    未建立工坊前,良鄉是一片荒土,百姓無以裹腹。



    若將天下比作良鄉,買賣多了,天下會如何?



    不錯,正是繁盛!



    可天下士紳和官員,霸佔著鹽引生意,不願開拓其他的商業領域,才令大明如此。



    不論是為了穩定鹽價,還是期望盛世,都需廢除鹽引。”



    士紳喜歡做販鹽的生意。



    但這門生意沒有創新和競爭,導致大明的經濟結構十分單一。



    盛世是百家爭鳴,各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