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澄明 作品

第527章 這就是臣的答覆

    “李公有何良策?還請不吝賜給學生。”



    都是一家人,嚴成錦就不講究那麼多了,準老泰山十餘年間處理的政事,不計其數。



    應付起百官,自然會比他有經驗。



    慎重起見,聽聽老臣的規勸,沒準會給他破解的思路。



    李東陽捋著鬍鬚,面色如常:“你親自去蜀地調查,離開京城就平息了。”



    等兩個月後風頭一過,百官就不會再盯著嚴成錦。



    嚴成錦懵了,你想害死本官?



    蜀地難,難於上青天,官道寥寥無幾,稍有不慎,就會死在棧道上。



    就算不死在棧道上,也會有毒蟲瘴氣,吃人的蚊子。



    “下官身體有怪疾,離開京城就會發作,不能離開京城。”



    李東陽白了他一眼,料到他不會去。



    “本官還有一策,你與陛下說,想不出來,陛下寬仁,不會怪你。”



    此事最糟糕的結果,就是錯判。



    令一千二百餘官員被罷免,會令蜀地大亂,被言官詬病。



    可此事又不能置之不理。



    而若這些官員皆為貪官汙吏,會荼害一方百姓。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交由陛下和內閣來處置,且不論結局如何,都不如會受牽連。



    “多謝大人提點。”



    三日如烏飛走兔,今日早朝是嚴成錦要給陛下答覆的日子。



    百官在左右掖門前,迫不及待先議論起來。



    “西南沒有奏疏回京,極易錯判。”



    “嚴成錦膽小慎重,董某猜測,他定會推諉。”



    “這本就是都察院傳回的疏奏,他還敢推諉?”



    內閣和六部部堂站在隊列前,聽著後頭言官的分析,卻默不作聲。



    正在這時,人群中一片嘈雜,百官讓出一條路來。



    竟是王華來了!



    王華與嚴成錦的恩怨,自然不必多說,那是害子之仇啊。



    自從嚴成錦當了官,但凡掉腦袋的、九死無生的活,就會舉薦王守仁,彌天大仇也不過如此了。



    “王大人今日也上朝?”一旁的官員問道。



    王華抱著芴牌,朝嚴成錦冷哼:“蜀地要請罷一千二百餘官員,本官去看看!”



    他雖然是東宮的屬官,卻兼任翰苑學士,有資格隨翰苑的言官上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