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澄明 作品

第474章 第十一封彈章!

    李東陽和劉健等人,目瞪口呆,望著御案上的一摞彈章。



    這也太高產了一些吧?



    都察院一日,也不見得有一封彈章,



    可眼下呈遞了十封,還全都出自嚴成錦之手。



    吳寬細心地留意到,從除了內閣,九卿管轄的衙門,全被這傢伙彈劾了。



    都察院這個月的業績,都夠了啊。



    弘治皇帝還沒從震驚中,反應過來,他怔住了。



    每翻開一本彈章,毫無例外看到第一條,隱沒田地,避稅不交。



    怒火不由從胸口騰起,蔓延全身。



    他緊緊拽著拳頭:“在京為官,當為天下父母官做表率,在天子御下,還有如此多藏汙納垢之輩。”



    嚴成錦本不想彈劾太多官員。



    但陛下清查土地,是大好時機,正好將寧王在京城經營的關係,拔除。



    寧王知道了,應該會很氣吧?



    除了彈章上的十人,還有一批隱匿田地的官員,避免震動太大,他沒寫在彈章上。



    抓大放小的原則,也會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熊繍質疑彈章的真實:“陛下,傷飭如此多官員,還是要先核實後,再做處置。”



    “熊大人所言在理。”劉健擔憂道。



    隱沒土地避稅,按大明律法,杖五十,流放千里。



    一口氣流放這麼多官員,不得不慎重斷決。



    弘治皇帝卻絲毫不感到難辦,正是有這些徇私枉法的狗官,才使盛世遲遲不到來。



    “先下獄,再徹查,嚴卿家手中可有罪證?”



    嚴成錦道:“若刑部想查,下官可將罪證送至衙堂。”



    懲辦朝廷中的官員簡單,



    但懲辦天下的士紳,就難辦了。



    每個府州縣都有士紳,若他們唆使家丁反抗,擰成一股繩,拒不交出隱匿的水田。



    兩京十三道,將一片大亂。



    弘治皇帝想到此處,接連嘆息幾聲,劉健也不知該如何諫言。



    “隱匿田地的官員,朕絕不寬宥,至於坊間的士紳,都察院先命御史徹查,將名冊上交朝廷。”



    士紳乃大明商稅的根本,若他們都不交稅了。



    恐怕,又要回到改革商稅前。



    “臣遵旨。”吳寬微微躬身。



    他心中長出一口氣,幸虧,彈章上沒有本官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