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澄明 作品

第440章 藩王大計 (第一更)




    相互探討後,得出一個結論。



    如同經筵那樣,給藩王們講學,隨後,再考核。



    劉健道:“上等者可返回封地,下等者留下,與下一批藩王一同,繼續孜孜以求。”



    藩王的封地,就佔據大明近乎五分之一的疆域。



    而藩王的痼疾,自古以來就極為嚴重。



    他們在封地實行暴政,百姓就會潰逃,如此一來,田地就無人耕種,需朝廷撥銀養活。



    總言之,藩王制是大明的財政毒瘤。



    想要實行盛世,必須整飭藩王。



    弘治皇帝不指望他們像自己一樣賢明節儉,只求不犯事,以身作則就好。



    他看向內閣,又看向都察院:“藩王的年間大計,就由內閣和都察院來操辦吧。



    連朕對大明律都不熟悉,更遑論藩王。



    藩王遠在封地,朕鞭長莫及,更需要知道朝綱法紀,以身為則才能治理國民。



    這次講學,都察院需讓藩王知曉大明律。”



    對大明律最熟悉的衙門,就是三法司,而都察院監察朝野,最適合擔當此則。



    吳寬微微躬身領旨:“臣遵旨!”



    他發愁了,不知道該從哪裡教起,便對稟報:“整個都察院,唯嚴成錦對大明律最熟悉,不如由嚴成錦來當講官?”



    “下官資歷尚淺,才區區四品官員,怎敢向藩王講學。”



    內閣和九卿都是嘴上有毛的人,他還是個無毛小子。



    若給藩王講學,或許會被藩王齊聲轟下來。



    “本官以前在吏部當值,剛來都察院不久,對明律不如你熟啊。”



    “可下官來講,只怕難以服眾……”



    弘治皇帝看向嚴成錦,知道此子不彈劾時,都在看大明律:“就由嚴卿家來講吧。”



    “……”



    嚴成錦想讓十位藩王,淪為流民,丟入流民的草棚。



    大明有兩位極為節儉的皇帝,一個是朱元璋,一個朱祐樘。



    朱元璋乞丐出身,深知一茶一飯來之不易。



    當了皇帝后極為節儉,還定了律法,用膳最高規格,只能四菜一湯。



    弘治皇帝更不必說。



    給藩王講明律,還不如讓他們去當流民。



    明日,就是給藩王講學的日子。



    下值之前,嚴成錦受朱厚照邀請來到東宮,他正在庭院裡給小母馬配種。



    一旁的小太監們準備了糧草。



    “殿下怎麼不讓劉文泰來?”



    “他會稟報父皇,這戰馬的馬種優良,若能一生二,二生四……本宮就能省很多銀子。”朱厚照算得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