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澄明 作品

第435章 科舉改制

    將官話作為科舉考試的一門學問,曠古未有。



    但,可以想象讀書人願意下功夫學習官話,推廣官話就順理成章了。



    科舉歸禮部管制,張升道:“參考的南方讀書人非暴起不可!除了兩京,天下讀書人皆吐音不清。”



    這屆考生非把貢院砸了不可。



    劉健頷首點頭:“想法倒是好,不如三年後,再勒令執行。”



    眼見,還有兩年就要秋闈了,就算要推行,也要六年後推行。



    “臣以為,擇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今日,臣可在京城開辦專門教授官話的私塾。”嚴成錦道。



    官話讀書人都會,只是吐音不準。



    用兩年時間傳教官話,能學會的就會了,學不會的,這輩子註定是不會了。



    弘治皇帝有自己的考量,納入的科舉必會遭讀書人唾罵,趁朕還龍神馬壯,這罵名就由朕來擔吧,聖名留給那逆子。



    “嚴卿家所言,深得朕心,趁朕還能多活幾年,趁早推行吧。”



    李東陽知道弘治皇帝憂慮太子,此乃父母常情。



    為人父親,他能體會弘治皇帝的苦衷。



    嚴成錦提醒道:“陛下,還要推行滿加剌國,島國,安南等地。”



    真正的目的,讓大明的官話成為天下通用語言!



    “讓番人說我朝官話有何用?他們又不入朝圍觀。”秦竑不屑。



    武夫果然真粗鄙……



    嚴成錦在想滿加剌國的官話推廣,該讓誰去?袖口中倒是有一封吳寬的彈章。



    “秦卿家所言有理,朕又不需他們入朝為官,要他們說官話作什麼?”



    “天下皆說大明官話,這何嘗不是一種盛世?當初三寶太監下西洋,也做不到如此。”



    跟戶部談銀子,跟禮部談祖制,跟兵部談火器,跟陛下談盛世。



    這是嚴成錦琢磨出來的大明話術。



    嚴成錦微微抬頭,望著弘治皇帝。



    只見弘治皇帝宛如被人說到了心坎中,眼圈紅了:“朕雖不讓他們做官,到番國宣示我朝的威望,倒是件好事。”



    只是,該派誰去滿加剌國傳授?禮部擬了一道聖旨,送到國子監。



    國子監祭酒胡文修看到諭旨,瞠目結舌,連官話也要納入科舉取士,哪個昏官諫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