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澄明 作品

第190章 為天下官吏加薪

    嚴成錦平靜道:“陛下亦去過良鄉,知許多商賈匯聚於良鄉,他們交了銀子,自然就有這麼多銀子,良鄉還是很清貧的。”



    “商稅能收上來這麼多銀子?”弘治皇帝面色詫異,縱然他知道良鄉匯聚了許多商人。



    可才短短一月的功夫,怎麼會收到這麼多銀子。



    當然是賣了地皮,不賣能有這些銀子?



    “大概是臣老實吧。”



    良鄉收上來的一分一毫賦稅,全都上繳良鄉府庫,一兩銀子沒捨得貪,這是另一個原因。



    “商人樂意交銀子,是因良鄉收的商稅,說是定額便是定額,一分錢也不多收,更無其他衍生的賦稅。



    不像漕運,從南運到北,每一道地方的關稅,就要收一次銀子。



    有些稅監,還要收取一些好處費。



    還沒到目的地,商人反而虧了銀子,致使許多商人不敢將貨物運到其他地方,只在本地活動,大大限制了商業的繁榮。”嚴成錦從良鄉推演出來規律。



    要讓良鄉與大明不同,成為自由之地,就要在法令上加以嚴控。



    良鄉彈丸之地,比天下更好治理。



    李東陽等人聽出來弦外之音,說稅監貪了銀子。



    弘治皇帝又不做生意,自然聽不出來,不知稅使們除了收取稅賦外,還要收取一筆“好處費”。



    起初讓這小子在良鄉試一試,沒想到能收上來這麼多銀子。



    弘治皇帝聖心蕩漾。



    “諸公覺得,將此商法推行天下如何?”



    劉健思索片刻,問:“良鄉商稅具體如何收取?”



    “依舊是三十而稅一,只不過收取的是銀子。”嚴成錦道。



    韓文搖搖頭:“若是按照三十而稅一收取銀子,商品價格並不穩定,你如何收銀子?如同糧價,旱年與豐年不同,糙米與精米不同,各地的米價也不同,你如何保證商法公平,若是取貨物,不論商品價格如何,是旱年還是豐年,皆取一袋,公平公正。”



    這就是以貨交稅的好處。



    不管什麼時候,不管在哪兒,反正三十取一就對了。



    但這樣對朝廷並無意義。



    嚴成錦希望朝廷推行三十取一的法令。



    “三十而取一的銀子少了一些,卻能真真正正收上來銀子,這是新稅的好處。”



    這樣能刺激白銀的流通,有許多商賈士紳把銀子埋在家裡,一萬年也不拿出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