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澄明 作品

第163章 輿圖一指




    “此炮威力雖大,但重逾千斤,行軍速度極為緩慢,且裝填火藥極為費時,韃靼人又善於遊走奔襲,飄忽不定,恐怕……會白跑一趟,浪費軍餉。”嚴成錦道。



    行軍一次,動輒無數兵糧調動,耗費靡費。



    邊軍丟下農具,穿上戎裝,邊陲的屯田,無人耕種,亦要荒廢。



    弘治皇帝開始衡量得失。



    嚴成錦道:“陛下,其實臣將神機營擴充為兩萬七千人,有其他深意。”



    弘治皇帝微微抬起眼眸,道:“你說說看。”



    “九邊,每邊三千人,正好兩萬七千人,臣想讓神機營用紅夷大將軍戍守邊城,換取大明長治久安的盛世,唯有九邊不受韃靼侵擾,大明才有盛世可言。”



    “臣覺得,陛下有打仗的功夫,還不如安置順天府的流民呢。”



    嚴成錦道。



    打仗很費銀子,猥瑣發育才是上策。



    紅夷大將軍不能攻,但卻能守。



    史料記載,小王子是個梟雄,絕不好對付,這一仗不知要打多久,若陷入與韃靼交戰的泥潭,反而會將大明拖垮。



    如今草原各部也並未實現真正的統一。



    小王子和弘治皇帝的幼年十分相似,接盤的都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王朝。



    在草原,亦不剌和滿都賚皆想殺了達延汗,草原內患依舊未平息。



    達延汗覬覦大明九邊,是想掠奪糧食財物,強壯兵馬,反過來鎮壓草原各部。



    大明卻不同。



    與鄰邦交易鐵具換來了大量糧食後,國庫糧倉漸漸豐盈。



    弘治皇帝才有底氣向韃靼開戰。



    這筆錢糧,與其用來打仗,不如先用來解決大明的流民之患。



    解決流民之患是一個極長漫長的過程。



    就算給這些流民田地,讓他們自己養活自己,開墾要時間,種植要時間,收成要時間。



    沒有種出糧食之前,流民還要朝廷先養著。



    以前九邊軍餉吃緊,顧不上流民,所以嚴成錦一直未諫言。



    如今不同了,大量外糧可以助大明撐上一段時間,這些糧食不花,弘治皇帝也會花在別處。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氣,那流民拿著破碗,分著粥來吃,一幕幕彷彿就在眼前。



    他依舊耿耿於懷,嘆息一聲:“朕始料未及,京城有如此多流民。”



    整個順天府,乃至天下,不知有多少流民。



    李東陽知道天下流民之數眾多,“除了施粥,朝廷也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