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澄明 作品

第815章 皇帝掛煤山

    太上皇弘治情聲音提高了幾度,以此子的性子,定是早就籌劃了。

    “臣不知當講不……”

    太上皇弘治從案下拿出一塊免死金牌,拍在案上:“快說。”

    嚴成錦想了想,鑑於要將經濟原理講清楚,太過於複雜劉,便問:“臣想給太上皇講一個故事,太上皇可曾聽過,帝掛煤山的典故?”

    太上皇弘治微微抬眸,露出好奇的認真神色。

    蕭敬微微低著頭,豎耳聽著,心中卻知道必定是真事。

    根據他多年以來總結的經驗,嚴成錦張口必有依據。

    “從前,有一個王朝,名為大昌,大昌也有海禁,可大昌皇帝大明下法令開海禁。

    至此以後,大昌士紳日益富足,過上幸福的生活,朝廷國庫卻一直未變。

    七十七年後,大昌國的皇孫小明繼位。

    由於天下銀子,皆掌控在士紳手中,國庫凋敝,大昌國處處抓襟見肘,文官們便提議小明,提高賦稅,致此,天下百姓造反。

    小明便向文武百官借錢,可百官不借,最後叛軍攻入皇城,小明被逼無奈,在煤山上吊,自盡而亡,還有他身邊那忠誠的太監。

    故稱帝掛煤山。”

    太上皇弘治聽完之後,心中一陣唏噓,眼眶中泛出晶瑩的光亮。

    同為皇帝,生出一絲共情。

    蕭敬白了嚴成錦一眼,關太監什麼事兒!

    “是由於增加賦稅,逼得民反?”太上皇弘治震撼地問。

    嚴成錦搖頭:“此中有諸多緣由,受士紳掣肘是極大原因,若有銀子,何需增加賦稅?”

    天下銀子,大抵上是定數,士紳是一頭斂金獸,士紳拿得多,國庫拿得就少。

    士紳憑藉貿易,越拿越多,朝廷的用度,大多也是從士紳手裡採辦。

    後世有國企以及四大吞金獸,來獲得錢銀,抵消差距。

    大明卻只能靠關稅,弘治商號只開在京城,影響不到京畿以外地方,吞金能力十分有限。

    太上皇弘治捋著鬍鬚,陷入沉思中,片刻後,讓嚴成錦退出去。

    嚴成錦卻眼巴巴望著御案上的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