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屬彈殼 作品

267.呆傻小乞

    架庫閣是新漢朝的檔案館庫,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檔案館庫存在歷史源遠流長,以周代為最早,當時收藏檔案的機構根據《周禮》中的記載稱為“天府”。

    經過春秋戰國的動盪時期後,漢朝出現了皇家檔案庫房,最著名的有石渠閣,現在新漢朝也有石渠閣,但這東西是專門保存皇家的資料。

    架庫閣出現於宋元時期,這是全國各級機關檔案專職機構,像王七麟的資料就在這裡面藏著,還有各級書生的資料,只要參加過考試,學生們的資料就會完整保存下來。

    王七麟去了架庫閣,但管理架庫閣的書曹對此無能為力,他苦笑道:“大人們為難下官了,這裡有全府城自上而下兩萬學生的資料,下官怎麼能知道這少年的身份呢?”

    “這麼多讀書人?”謝蛤蟆吃了一驚。

    書曹驕傲的說道:“我平陽府人才輩出,自武氏執掌本地以來便勵精圖治、體恤民情,設立了許多義塾。民間許多百姓可以送孩子去唸書,不圖能考上功名,哪怕會寫個名字算個數也好。在武氏帶動下,還有許多鄉紳富商乃至百姓也會設立義塾,甚至還有乞丐設立的義塾呢。”

    少年恰好與丐幫拐賣孩童有關,於是王七麟敏感的問道:“乞丐設立的義塾?乞丐哪有錢去設立私塾供孩子唸書?”

    書曹抱拳向南方示意,道:“這位乞丐可不簡單,他叫柳誡,王大人莫非不知道這位柳義丐?”

    王七麟回憶了一下,道:“有些印象。”

    他少時曾經聽說書人提到過這名字,不過當時他沒有仔細聽,所以現在也記不起這位柳義丐的具體身份。

    書曹一臉敬重的說道:“柳誡先生是前朝人士,他五歲喪父、九歲喪母,從此淪為乞丐,以乞討為生,想要學習但求學不得,一生目不識丁。後來他長大一些去給大戶人家打工,卻屢受欺侮,那些人家欺負他不識字不識數,用假賬來騙他。他據理力爭,結果被打斷一條腿!”

    “斷腿後他又淪為乞丐,可他不甘心自己一輩子如此潦倒,更不甘心窮人家孩子不識字不識數,就要被大戶人家欺負一輩子!”

    “於是他四處遊蕩,白天打工、夜晚乞討,從十九歲到四十八歲,三十年裡他得到錢就攢下、攢到錢就買田。到了四十八歲的時候,他終於攢下了二百兩紋銀、二十畝良田。”謝蛤蟆接書曹的話說道。

    “他以二百兩紋銀在家鄉起了個私塾,廣求鄉鄰將孩子送來唸書,不收錢不收糧,學生們只要幫忙打理這二十畝良田即可。但他打理良田也不為自己,而是為了換取糧食給來教書的先生們支付教資。”

    “前來教書的先生們感念他的大善心,紛紛自願放棄教資。柳誡將二十畝良田所得糧食分給學生做飯菜,這樣鄉里百姓們見送孩子進他的義塾不但能學學問還能吃飽飯,便紛紛將孩子送來。”

    “就這樣,這義塾開了起來並培養了許多人才,鄉里人感念柳誡大恩大德,將義塾取名為‘柳誡私塾’,但柳誡拒絕這個名字,而是選了孔夫子‘有教無類’之辦學理念,取名叫做——”

    “無類,義塾。”一直呆呆傻傻的少年怔怔的看著前方。

    謝蛤蟆看了他一眼,說道:“不錯,無類義塾!”

    王七麟聽呆了,他喃喃道:“還有這樣純粹的人?道長,這是傳聞還是真事?”

    他見多了人心,現在不太信還有這樣的人存在!

    謝蛤蟆肅然唱喏:“無量天尊,柳誡此人千真萬確,無類義塾此事,同樣千真萬確!”

    徐大奇怪的問道:“有為了學問做出如此大貢獻的人,而且還是個乞丐,為什麼我不知道?書裡沒有記過這人啊!”

    謝蛤蟆道:“你沒聽到功曹大人說他是前朝人嗎?”

    “什麼意思?”

    書曹苦笑搖頭。

    他小心看看左右,見周圍沒有旁人,然後說道:“柳誡先生不只是前朝人,還是前朝的正二品國公!”

    “國公?”王七麟愕然。

    謝蛤蟆道:“是前朝皇帝得知他的所作所為後大受感動,於是便賜了他這麼個爵位。柳誡受了國公爵位後,他辦學條件大大便利,後來又開了兩所無類義塾,但是這等於是給前朝王庭增添好名聲,於是太祖開了本朝後,柳誡相關事宜便被從書本上剔除剝離了。”

    功曹聽到這裡趕緊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道:“諸位大人請息聲,咱們還是不討論柳誡先生了,反正先生已然駕鶴西去,咱們就不聊他了吧。”

    王七麟看向少年問道:“你知道無類義塾?”

    少年訥訥道:“無類,義塾。”

    王七麟想了想又說道:“你知道秋月書院嗎?”

    少年不說話了。

    王七麟繼續問道:“你知道元元書院嗎?”

    少年還是不說話。

    王七麟再度問道:“無類義塾?”

    少年張開嘴說道:“無類,義塾。”。

    王七麟一拍手道:“無類義塾在哪裡?這少年應當是無類義塾的學生。”

    功曹愕然道:“可是無類義塾早就沒了啊!柳誡先生駕鶴西去後,義塾後繼無人,接著又起了戰亂,這義塾便化為廢墟了,這也是現在老百姓和讀書人都不知道無類義塾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