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 作品

章九零四 投名狀

    官府為何不敢完全信任百姓,處處遮掩自己,時常提防對方?

    原因有很多。

    根本原因卻只有一個。

    ——官府本身就不是跟平民百姓站在一起,維護平民百姓利益的。在這個前提下,他們怎麼敢對平民百姓坦誠相待?

    俗話說“事無不可對人言”。這有個前提:凡事無不光明磊落。很顯然,中原官府的所作所為,怎麼都不能全部稱之為光明磊落。

    張京看了魏安之一眼,附和起小蝶:“每逢市井有大事大變之際,多的是人趁機劫掠、生事、作亂。

    “若是放任百姓為所欲為,肆意滿足、發洩自己的慾望,不加約束與限制,他們就會得寸進尺,成為洪水猛獸,把汴梁燒了都不是不可能。

    “魏上師,適當維護百姓公義沒錯,但絕不可放縱百姓。

    “況且神教弟子、汴梁官將被處置太多,他們也會生出逆反心理,往後很可能出問題,我們要的是上下團結,自然也要團結神教弟子、汴梁官將。”

    張京本來沒打算說話的,不知為何多說了這幾句,話說完他自己都覺得奇怪。以他的身份,沒必要對一個神教上師解釋這些。

    趙寧冷哼一聲,拂袖轉身,面朝神像作懶得言語狀。

    張京的話也有道理。

    小蝶與張京的顧慮以及他們的決定,立足現實,符合汴梁實際情形。

    所以汴梁是汴梁,燕平是燕平。大晉是一個革新之國,如果事情發生在燕平,這一切問題都不會有。

    ......

    小蝶與張京商議妥當之後,趙寧離開教壇,以魏安之的身份去貫徹執行來自兩位“統治者”的命令。

    事情需要白衣派來做,事情得由魏安之來控制。

    神教也好,張京也罷,都不可能把剛剛商議的結果直接通知下去,把用以平息民憤、實現團結的上師弟子與官員將士直接提溜出來。

    這份決議只有他們三人知曉,範圍不會再擴大。

    ......

    白衣派弟子在汴梁百姓的引領下,於各處糾察不公之事。

    情況最好的是神教各個分壇,因為帶頭的本身就是神教弟子,且基本每個分壇裡都有白衣派弟子,所以白衣派弟子很快控制了教壇,百姓站出來一個說一件事,便有白衣派弟子揪出相應上師、弟子。

    其次是官府。

    很多人聚集到縣衙與府衙門前,將長街堵得近乎水洩不通,大批百姓輪流鳴冤鼓,把聲勢鬧得很大,而後掏出自己的訴狀交給白衣派弟子,大夥兒便衝進了大門。

    情況最艱險的是軍營。

    宣武軍軍營前,圍滿了汴梁百姓,他們有的指著轅門痛罵,有人哭著申訴自己遭遇的不公,有人不斷叫喊聲援受難者,大夥兒一起要求軍營交出那些橫行霸道的將士。

    轅門緊閉,眾將士嚴陣以待。

    軍營不同於別的地方,這裡武力強大,白衣派弟子沒能力衝進去。

    如果不是趙寧與張京到場,一個宣武軍將士都不會被擰出來。

    總而言之,事情一開始的發展,大體滿足了白衣派弟子與汴梁百姓的預期。

    隨著一批批神教頑固派上師弟子、貪官汙吏、桀驁將士被揪出來,由白衣派當眾確認、宣佈罪行並將他們正法,無論苦主還是不相干的人,都激動得滿面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