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 作品

第466章 烽火戰國時代

時間進入了虛歷四年一月,大周、大漢和蜀國派出的三國使者在漢中的臨江城會晤,商談結盟一事。

  三國君主都已經定調,而且在頻道當中都已經建立好了大的合作框架,但是具體落實下來,還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三國關稅如何減免?雙方如何派遣使者?將來大軍借道入境如何保證自己的安全?

  如此等等,三國君主自然不會自己費心,全都交給了下邊的大臣。

  一月底,當雙方簽訂完各類協定之後,天下形勢再次突變。

  首先是連橫聯盟首先南下,聚集四國之兵,總計四十萬大軍開始攻略荊州,為首的大將很有名,乃是秦朝名將王翦,如今仕在中原大商國的麾下。

  荊州處於四戰之地,其內又有多江河湖泊,水網密佈、丘陵起伏,北方的騎兵大軍難以發揮作用,這就導致內部勢力的征伐也很困難,打到現在第四年了,荊州依然沒有統一。

  根據錦衣衛的情報,現在荊州內有七個王國勢力,並稱為荊州七雄,這七國在經歷了前兩年的混戰之後脫穎而出,在去年又互相征伐,但是發現誰也無法奈何誰之後,他們竟然互相妥協,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從此竟沒有大的戰爭。

  而連橫聯盟四十萬大軍南下後,荊州七雄更是同仇敵愾,共起大軍二十五萬,紛紛北上抵禦入侵。

  這一幕,像極了波斯入侵希臘,希臘諸城邦聯合反抗,只是不知道這次會不會出現斯巴達三百勇士。

  這一場大戰,引起各方勢力矚目。

  二月初九,華南聯盟趁著荊州七雄北上抵禦王翦大軍的時候,兩廣南越國和吳越的吳國出兵二十萬,開始發動北伐,進取荊州南部。

  荊州大地瞬間成了夾心麵包,一時間遍地烽火,無數村莊被擄掠、焚燬,生靈塗炭。

  二月十五,揚州神聖帝國的趙子陵趁著華南聯盟出兵北上,獨自出兵二十五萬南下攻取吳國,一路勢如破竹,七天之內連克三城,地盤擴大三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