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的苦瓜 作品

第四百三十七章 避親

    “人家的祖傳方子,我就沒問,就知道他們是先蒸後釀再蒸。一斤蜀黍,能出半斤多的酒,出酒比極高!“

    高粱酒一出,這個高度酒的成本立刻就下來了。占城稻豐收,市面上米價就維持了一個比較低的價格,一斤大概是四文到八文。高粱米沒人愛吃,一斤一文已經是頂天了。

    原來北漢的地界,土地的肥沃程度遠遠沒有燕雲十六州好。

    就雁門關內跟關外都能看出明顯的差距。

    關外北邊的雲州拿下來,防線一上,整個燕雲十六州尾巴就斷到了北宋這邊。三個州加起來,比整個北漢都大。

    李冬兒看著農牧都行,養羊養馬,種地,都是上好的地界。

    關內,按李冬兒的想法,就是把高粱酒跟醋做成整個原北漢地區也就是太原城加太原城周邊州縣的拳頭產業。

    “蒸釀蒸就行?也要九蒸麼?”

    趙匡胤問道。

    “人家的秘方,怎麼蒸沒說,我也沒問,但看這時間,應該是不用九蒸,老酒匠的意思是再沒有比蜀黍更適合釀酒的糧食了,他們酵發的法子跟普通釀酒不一樣,說蜀黍有外皮至關重要,又顆粒小,稜角多,蒸完以後還是顆粒分明,熟而不粘.,多次的翻炒與蒸煮這高粱都是鬆鬆散散的,酵發快,出酒也順暢。滋味也好。太原本地的高粱還差一點,最好釀酒的高粱是北邊出的嫣紅高粱。”

    李冬兒答道。

    這高粱裡的澱粉,脂肪,蛋白質含量比例恰到好處,還有那層卡嗓子的皮,說它不好吃是對人而言,但是對於微生物來說,就是發酵最適合的溫床。

    天生萬物,各有長短。

    後世晉地商人用沒什麼人吃的高粱釀酒,在不大量動用主糧食的前提下,將白酒推上了商業的巔峰。

    晉商也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脫穎而出,成為土豪中的土豪。

    這會,李冬兒覺得,太原也是大有可為。越窮越有動力,都窮到地下去了,只要有個方向,小富肯定,大富在望。  “這個好!讓呂蒙正好好做,等其他幾款酒出來了,我給賜個名字,賀樓裡賣,我還賣給遼國,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