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的苦瓜 作品

第三百五十章 飛奴

    建隆三年七月。

    木石村第二批占城稻已經種到了地裡。

    忙完早稻收割,又把晚稻種下去,四郎整個人都曬得黑黝黝的。

    半卷著褲腿,又挽起了袖子,一副經年老農的樣子,手裡卻反差極大的拿著一疊紙,逐項逐項的跟李冬兒彙報。

    “早稻收成比頭年的晚稻多了一成。畝產均數是六石二斗。

    去年的嘉禾收起來的稻種剛剛好種了兩畝地。

    有一成的稻子都是雙穗,有零星的三穗。

    畝產量六石八斗有多。”

    “不錯!很喜人。”

    李冬兒默默的換算了一下,六石二斗,六石八斗,按公斤制算,就是三百六十公斤到四百五十公斤左右。

    在李冬兒的記憶裡,後世在1958年,建國初期,水稻種植技術還沒有改進,畝產量最高就是400公斤左右。均線在250公斤。

    1976年,袁爺爺的雜交水稻全國大面積推廣,比常規水稻畝產量增加20%左右。

    2000年,雜交水稻畝產量達到了700公斤。

    2004年畝產量達到了800公斤。

    再後面就更不用說,一年比一年高。

    就目前宋國的生產條件來說,跟後世建國前建國初期差不多。

    但畝產真的是高了不少,這其中都是稻種的優良跟人力的作用相輔加成。

    木石村的田裡,稗子雜草什麼的一點機會都沒有,只要一冒頭就會被村裡時不時去田間溜達的人拔掉了,不佔地不奪肥。

    “今年早稻的嘉禾數量也很可觀,柴伯家的夏娘子把每一塊地的嘉禾都記下來了,連著地裡給肥的數量,對比著看,給肥的多少跟嘉禾的數量成正比。”

    關四郎翻著手裡的紙接著說道。

    “很好,四郎,你以後就跟著孃親種稻子吧?”

    這事,李冬兒考慮了一段時間了。開春後,柴伯挑了好幾個家裡的小子跟著他忙活田裡的事。

    四郎現在事情並沒有那麼雜了,木石村一切都上了軌道,除了上學大部分時間跟著

    柴伯混。

    現在田間的事說起來也頭頭是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