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拾荒 作品

第154章 蓋棺定論

    18世紀末葉。



    在這個時代,冷兵器與熱兵器的交鋒還遠未到分出勝負的時候。



    陸地上,隨著技術的發展,大炮和火槍的應用日漸成為戰爭的主流課題,重甲騎士橫行於戰場的時代落幕了,騎兵為王不知不覺就成了只能在故紙堆中找到的詞彙。



    然而就算是在不遠的未來,那個即將讓整個歐洲為之戰慄的拿破崙陛下,他麾下的軍隊也不敢奢望用純粹的火器阻擋住一支騎兵的決死衝鋒。



    刺刀是燧發步槍極其重要的戰術補充。



    事實上,歐洲之所以長久地堅持排槍戰術,除了齊射有利於增加火力密度的理論之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排槍是一。最適合兼顧步兵的埋身戰陣型,那是古羅馬兵團文化留給歐洲的冷兵器戰爭遺產。



    海戰也同樣如此。



    巨大的風動力戰列艦橫行在水面上,大口徑的加農炮是他們最被信任的利爪和尖牙。



    每個海上強國都執著於更穩定的船身,更多更長的炮甲板,更大口徑的火炮和更快的裝彈速度,但縱觀整個風帆時代,真正葬身在火炮下的帆船數量其實少之又少。



    海上炮戰少則兩個小時,多則持續幾天幾夜,仰仗著船堅炮不利的時代特色,往往戰至彈盡糧絕,雙方也不見得能夠分出勝負。



    速勝與決勝的核心手段依舊是接舷。



    接舷戰是一門獨立的海戰學科,包括抵近、靠舷、接舷、登船和奪船等科目,每一項都有著遠比炮戰更悠久的歷史。



    悠久的歷史意味著前人已經對這些項目進行了深度的探索和優化,難以創新,模式死板,一些基本原則被奉作圭臬,彷彿些許改動都是罪大惡極。



    接舷狀態不進行炮擊正是所謂的基本原則之一。



    會形成這一原則的理由有很多。



    比如隨著鑄鐵業的發展,船上的火炮從口徑到重量都遠遠超出了陸地的規格,一門普通的加農炮需要3至10人操作,諸如24磅以上的重型炮,對炮手的數量要求更是達到12-14人。



    船上的空間是有限的,水手的數量也是有限的,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水手參與炮戰,其他類型的水手皆被大幅消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