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瀾波濤短 作品

第1172章 作者的評判標準



            在冒出了這樣的想法之後,劉旭也不拖拉,第一時間就回到了自家的秦漢世界裡面去了,此時的秦漢世界已經進入了浩浩蕩蕩的大航海和西部大開荒運動之中,整個世界都是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狀態。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世界的時間要多了十倍,百姓世界半個月的時間,在秦漢世界就是一百五十天,足夠劉旭寫一本新書出來了。

什麼,你問為什麼劉旭不乾脆在白象世界碼字,一定要跑回自家的秦漢世界?

這一點,大家待會就知道了,這裡先不談。

而劉旭回到自家世界的第1件事情,就是立刻把心愛的諸葛丞相叫到自己身邊,和他詳細參謀了一下有關這本新的事情。寫了這麼多年,劉旭自然對其中的各種規則非常瞭解和清楚,知道這本最大的問題在哪裡,那就是如何讓讀者快速的對這本新建立認知,樹立牢固的人物形象。

因為如果想要成功的映照一個裡面的角色出來,那就必須要讀者對角色的印象很深刻,否則要麼難以映照出來,要麼就是映照出來的很變形,和裡面的能力相差甚遠,這一點對於任何等級的作者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而且一本的世界觀越是古怪,越是在現實生活中很難見到,甚至就連同類題材的也沒有的話,那想要營造出來的難度就更大了。

比如某個作者在地球上寫了一本洪荒文,因為洪荒文已經遍地都是了,讀者腦海裡面早就已經有了成熟的人物設定和力量體系,對聖人的級別也有了認知,所以一本新出來的洪荒文,只要有足夠的世界之力,就可以映照出洪荒文裡面的作者出來。

但如果這個作者寫一本全新的,力量體系從未見過,人物也是完全創新的世界觀的話,那這本里面的人物就難以映照了,說白了就是讀者的印象不深刻,在所有讀者的集體印象之中,這個角色和力量體系非常的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