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瀾波濤短 作品

第140章 戰略眼光

  “所以丞相故意在這個時候說這樣的話,目的也就是為了振奮一下士氣,誰能夠想得到諸葛亮居然還在這裡安排了一直人馬嘛。”岫煙道。

  “沒錯!沒錯!就是這樣的沒錯!”丞相黨們立刻跟著附和道,渾然忘記了岫煙其實是皇叔黨的領袖人物。

  不過有關丞相發笑的討論也就只有這麼一段,大家更多的還是討論最後出場的趙雲實在是太帥了,畢竟現在整個三國演義小說群裡面,幾乎一大半都是趙雲的粉絲來著。

  同時還有人替丞相可惜道“丞相太仁慈呀,要是當初在長坂坡下令射箭了,哪裡還會有今天的這樣的屈辱嘛!”

  “等等,我記得昨天更新的章節裡面,諸葛亮好像是主公安排了三撥人馬來著!”有讀者說道,眾人這才反應了過來,昨天其實還描寫了諸葛亮逃離了周瑜軍營之後發生的故事。

  諸葛亮在和劉備的大軍匯合之後,就已經斷定此戰周瑜必勝,然後就開始安排人手了,其中有三波都是針對曹操的,今後安排趙雲,張飛和關羽三人去三個位置堵截曹操。

  “你們說丞相接下來還會不會遇到張飛和關羽?”讀者們看著這句話,先是一愣,然後就開始替丞相大人默哀了起來。

  而針對這段諸葛亮安排手下部隊的劇情,絕大部分讀者關注的重點都是諸葛亮如何料敵先機,如何神算無敵,先後派出關羽,張飛,趙雲三路人馬,把曹操的逃亡路線算的死死的,把曹丞相玩弄在鼓掌之間。

  很少人會注意到,其實諸葛亮還安排了另外兩路人馬。

  一路是糜竺、糜芳、劉封三人,讓他們各自駕駛船,沿繞著江邊去擒拿敗軍,奪取各種軍用器械。

  另一邊則是命令劉琦死守武昌,任務同樣是捉拿逃亡的士兵,卻不讓劉琦離開武昌。

  在劉旭看來,這兩個命令才是最重要的,比之前命令張飛關羽趙雲做的事情還要重要的多。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糜竺、糜芳、劉封的任務,也就是擒拿敗軍和奪取軍用器械。

  後是某位著名的圖書管理員曾經說過,戰鬥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如何保全自己的有生力量,同時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那什麼是有生力量?

  就是人!

  許許多多的將軍和皇帝們,他們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開疆拓土,好像拿下了多少地盤就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一樣。

  但其實人才是最值錢的東西。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這一點在比較一下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和東吳之間的實力變化就知道了。

  在赤壁之戰開始之前,劉備只剩下不到2萬人的軍隊,但東吳卻擁有5萬精銳大軍,實力是要遠遠強於劉備的。

  可是在赤壁之戰之後,東吳幾乎沒有撈到什麼地盤,反倒是劉備幾乎將整個荊州都給吞了下來。

  原因是什麼呢?莫非真的是諸葛亮的計謀活活的把周瑜給氣死了嗎?

  當然不是,是因為東吳在打贏了這一仗之後,反而把自身的力量消耗一空,四五萬的精銳部隊只剩下兩三萬人,就連維持江東的地盤都有些困難,更別說吞下整個荊州。

  相反,劉備在赤壁一戰之後,軍隊卻迅速的擴充到了6萬人左右,所以他可以有實力快速的拿下南郡和江陵等荊州在江北的主要城市,同時還有餘力派遣另外一支軍隊奪取荊南四郡。

  因為在赤壁一戰之後,劉備和孫權之間的軍事力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劉備擁有的士兵人數更多了。

  那是突然冒出來的6萬士兵究竟是從哪出來的呢?

  答案就是糜竺、糜芳、劉封三人,小說裡面說諸葛亮給他們的任務是擒拿敗軍,翻譯一下,就是大量的抓俘虜,將曹操潰散下來的士兵,全都抓回來,然後變成自己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