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君 作品

第五百七十三章西域與鹽

    但畢竟自己是大唐皇帝,不可能整天待在大宋的境內,若是沒有了趙禥為首的親貴勢力的壓制,那幫門閥蟲豸們還不得反了天。

    主少,臣強,會削弱南宋的實力,也難保那些門閥們不會像“蔡瑁勸劉琮”那般,勸主降蒙。

    畢竟“投降”可是江東門閥們從三國時期就有的“祖傳”操作。

    李清微的計劃之中南宋的政權可奪,但絕對不是現在。

    現在是大唐政權的初期建立階段,這個時候需要的是三方牽制,為大唐爭取幾年穩定發展的時間。

    況且要奪南宋帝位,只要“趙盤”的正統身份還在,那麼對李清微來說簡直易如反掌。因此不必急於這一時。

    而除此之外,李清微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攻打西域了。

    畢竟青海“柴達木”盆地上敲一塊地皮下來都是鹽做的,跟何況在柴達木的南部還有個“察爾汗鹽湖”,或許這個時代的古人不具備陸地岩鹽的開採和提煉技術,但是李清微會啊!

    只要拿下西域,那裡的戰略位置也會較好,不會輕易地暴露在蒙古人的鐵蹄下,可以放心大膽的經營開採。

    唯一有那麼“一點點”威脅的就只有吐蕃了。

    至於吐蕃,如今的吐蕃投降了蒙古帝國,名義上成為了蒙古帝國的領土,但實際上蒙古人並沒有太多的去控制。

    準確的說蒙古人也不想去多管,畢竟誰會喜歡待在一個海拔那麼高,氣候條件那麼惡劣的地方。

    更準確的說,吐蕃更像是蒙古帝國的“半獨立”附庸國,而不是領土。

    但儘管如此,他們也不足為慮,因為現在的吐蕃內部並不是很團結,土司老爺們對吐蕃國主也不是那麼的尊重。

    現在的吐蕃就是個連南宋都打不過的渣渣。

    李清微連蒙古人都不放在眼裡,自然也不會把他們放在眼裡,如果他們敢阻撓“天軍”的話,大唐皇帝不介意先滅了他。

    如果只是單單的食鹽的話,李清微也不會這麼熱衷於西域,他感興趣的是另外的一種鹽。